[发明专利]环状构件的热处理方法、环状构件的制造方法、环状构件、轨道圈、滚动轴承及轨道圈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31258.8 | 申请日: | 201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1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结城敬史;大木力;八木田和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NTN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1D9/40 | 分类号: | C21D9/40;C21D1/10;C22C38/00;C22C38/22;C22C38/44;F03D11/00;F16C19/38;F16C33/62;F16C33/64;C21D1/28;C21D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刘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状 构件 热处理 方法 制造 轨道 滚动轴承 | ||
1.一种环状构件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使感应加热构件(21)沿着由钢构成的环状成型体(10)的周向相对旋转,由此在所述成型体(10)上形成被加热至A1点以上的温度的环状加热区域(11A)的工序,其中,所述感应加热构件(21)配置成面向所述成型体(10)的一部分,并对所述成型体(10)进行感应加热;以及
将所述加热区域(11A)整体同时冷却至MS点以下的温度的工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状构件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所述加热区域(11A)的工序中,所述感应加热构件(21)沿着所述成型体(10)的周向相对旋转两周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状构件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所述加热区域(11A)的工序中,所述感应加热构件(21)沿着所述成型体(10)的周向配置有多个。
4.一种环状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准备由钢构成的环状成型体(10)的工序;以及
对所述成型体(10)进行淬火硬化的工序,
在对所述成型体(10)进行淬火硬化的工序中,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状构件的热处理方法来对所述成型体(10)进行淬火硬化。
5.一种环状构件(32),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构件(32)是通过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状构件的制造方法制造出的。
6.一种滚动轴承(3)的轨道圈(31、32),具有1000mm以上的内径,其特征在于,
供滚动体(33)滚走的面即滚走面(31A、32A)的淬火硬化层通过高频感应加热淬火在全周上形成为具有相同的深度。
7.一种滚动轴承(3),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圈(32);
外圈(31),该外圈(31)被配置成围住所述内圈(32)的外周侧;以及
多个滚动体(33),这些滚动体(33)被配置在所述内圈(31)与所述外圈(31)之间,
所述内圈(32)及所述外圈(31)中的至少任意一个是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滚动轴承的轨道圈(31、3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滚动轴承(3),其特征在于,在风力发电装置(50)中,在所述内圈(32)上贯穿地固定有与叶片(52)连接的主轴(51),通过将所述外圈(31)相对于外壳(53)固定,从而将所述主轴(51)旋转支承成能相对于所述外壳(53)自由旋转。
9.一种滚动轴承(103)的轨道圈(131、132)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准备成型体(110)的工序,其中,所述成型体(110)由含有0.43质量%以上0.65质量%以下的碳、0.15质量%以上0.35质量%以下的硅、0.60质量%以上1.10质量%以下的锰、0.30质量%以上1.20质量%以下的铬、0.15质量%以上0.75质量%以下的钼、余量为铁及杂质的钢构成;
通过使感应加热构件(121)沿着所述成型体(110)中所要形成所述轨道圈(131、132)的滚走面(131A、132A)的环状区域(111)的周向相对旋转,由此在所述成型体(110)上形成被加热至A1点以上的温度的环状加热区域(111A)的工序,其中,所述感应加热构件(121)被配置成面向所述环状区域(111)的一部分,并对所述成型体(110)进行感应加热;以及
将所述加热区域(111A)整体同时冷却至MS点以下的温度的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TN株式会社,未经NTN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125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泵
- 下一篇:信息管理设备、信息管理方法和信息管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