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纺丝的射出喷嘴及使用该射出喷嘴的电纺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31458.3 | 申请日: | 201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3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徐寅踊;赵炳光;徐尚哲;金灿;金哲贤;李承勋;金材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莫绿色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4/02 | 分类号: | D01D4/02;D01D4/06;D01D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0 | 代理人: | 张颖玲;孟桂超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纺丝 射出 喷嘴 使用 装置 | ||
1.一种用于电纺丝的射出喷嘴,其特征在于,该射出喷嘴包括:
喷嘴体,所述喷嘴体的下表面设置有针锁孔,且所述喷嘴体内部设置有用于接收和排放空气的空气通道以及与所述针锁孔连通的溶液注入通道;
气套构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喷嘴体下部,所述气套构件与所述喷嘴体的下表面分离以限定出空气排放通道;且所述气套构件下部具有射出孔,其中所述射出孔与所述针锁孔和所述空气排放通道连通;以及
针状构件,穿过所述射出孔,且锁定在所述针锁孔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纺丝的射出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状构件经按压锁定在所述针锁孔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纺丝的射出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体包括:
喷嘴组,所述喷嘴组的下表面形成有用于锁定所述针状构件的针锁孔;所述喷嘴组内部限定有所述溶液注入通道,用于向所述针状构件的溶液排放孔中注入纤维溶液,其中所述针状构件锁定在所述针锁孔上;以及
盖体,安装在所述喷嘴组的上端,且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气套构件的上端;
其中,所述喷嘴组插入所述气套构件的组插入腔中;所述喷嘴组具有限定在所述喷嘴组与所述气套构件之间的所述空气排放通道;并且,所述喷嘴组内部具有所述空气通道,用于将空气排放至所述空气排放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纺丝的射出喷嘴,其特征在于,该射出喷嘴进一步包括:
O型圈构件,置于所述喷嘴组的下表面和所述组插入腔的底面之间,用于密封所述空气排放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纺丝的射出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组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所述盖体或所述气套构件由聚醚醚酮、乙缩醛和铸型尼龙中的任一种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纺丝的射出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组的空气通道包括:
第一空气通道,贯穿所述喷嘴组的两侧,且在所述第一空气通道中使用第二塞子封闭所述第一空气通道的两侧开口端;
主空气通道,从所述第一空气通道的中央向上穿过所述喷嘴组而形成;以及
第二空气通道,采用以下方式形成于所述喷嘴组的下部:所述第二空气通道与从所述主空气通道分开的所述第一空气通道的两侧下端连通,以将空气注入所述空气排放通道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纺丝的射出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体设置有多个彼此分隔开的针锁孔;
所述溶液注入通道包括与所述多个针锁孔连通的主注入通道;
所述多个针状构件采用以下方式锁定在所述各个针锁孔上:所述针状构件的端部伸入所述主注入通道内预定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纺丝的射出喷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喷嘴体与所述气套构件之间设置有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气套构件的分离或锁定状态。
9.一种电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纺丝装置包括:
喷嘴体,设置有针锁孔,且所述喷嘴体内部设置有与所述针锁孔连通的溶液注入通道以及用于接收和排放空气的空气通道;
气套构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喷嘴体下端,所述气套构件与所述喷嘴体的下表面分离以限定出空气排放通道;且所述气套构件下部具有射出孔,其中所述射出孔与所述针锁孔和所述空气排放通道连通;
针状构件,穿过所述射出孔,且锁定在所述针锁孔上;
电压施加元件,与所述喷嘴体的所述溶液注入通道连接,所述电压施加元件在其内部存储纤维溶液,并向内部存储的纤维溶液施加电压;
溶液供应元件,用于向所述电压施加元件供应所述纤维溶液;
空气供应元件,用于向所述喷嘴体的空气通道供应空气;
收集器,用于收集从所述针状构件射出的纤维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供应元件包括:
空气存储罐,用于在其内部存储空气;
空气注入管,从所述空气存储罐延伸至第一空气通道;
空气控制阀,安装在所述空气注入管上,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空气注入管;
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喷嘴体与所述气套构件之间的接头内,用于感应所述气套构件的锁定或分离状态;
阀门控制元件,与所述传感器和所述空气控制阀协作,用于响应于所述传感器输出的信号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空气控制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莫绿色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阿莫绿色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145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氮化铝/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方法
- 下一篇:陶瓷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