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拉深减薄的铝罐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31480.8 | 申请日: | 201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0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金泽清太郎;高桥成也;池渕雅志;原口知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制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D8/16 | 分类号: | B65D8/16;B21D22/20;B21D22/28;B21D51/26;B32B15/09;B32B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深减薄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深减薄的铝罐及其生产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抗刺穿性(stab resistance)、耐腐蚀性、树脂密合性和生产性优良的拉深减薄的铝罐,并且涉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已经广泛用于饮料罐的拉深减薄的铝罐为通过在既不使用水性润滑剂也不使用冷却剂的干燥条件下将树脂涂布铝板拉深减薄而获得的铝罐,所述树脂涂布铝板为通过用有机膜涂布金属坯件(metal blank)而获得的铝板。
作为用于拉深减薄的铝罐的树脂涂布金属板,使用在其上层压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或聚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isophthalate)的膜的金属板。例如,提议具有包括包含3-13mol%间苯二甲酸的聚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乙二酯作为上层和包含8-25mol%间苯二甲酸的聚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乙二酯作为下层的双层树脂涂层的金属板(专利文献1)。
近年来为减少罐体的生产成本,对减少罐体厚度进行尝试以减少用于罐体的坯件的量。然而,当具有此类减少厚度的拉深减薄的铝罐用作填充有内容物的饮料罐时,由于罐体壁的厚度已经极其减少,当罐体壁在运输步骤中凹陷时,形成侧壁的铝板破裂和内容物涌出是很可能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人提议具有改进的刺穿强度的无缝铝罐(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A-2001-246695
专利文献2:WO2004/113181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上述无缝罐在优良的抗刺穿性和耐边缘龟裂性(flange crack resistance)方面是令人满意的,但是在生产性方面仍然不是足够令人满意的。
即,如果将树脂涂布金属板进行拉深减薄加工,由于加工时金属粉末的产生或热的产生而以很大可能性地出现成型缺陷如金属露出,导致不良产率的问题。因此,在生产性和经济性方面,上述无缝罐还不完全令人满意。此外,有缺陷地形成的罐易于从露出金属部开始发生腐蚀。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允许金属露出的无缝铝罐,特征在于优良的耐腐蚀性、尽管树脂涂层的厚度减少也改进的抗刺穿性、优良的树脂粘合性和优良的经济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以下的生产方法:允许通用聚酯树脂的使用,厚度可以减少的树脂涂布铝板的使用,有效地降低金属露出的出现和在干燥条件下以对环境友好的方式经济地生产无缝罐。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提供在所述罐的至少内表面上具有树脂涂层的拉深减薄的铝罐,其中所述罐内表面上的涂布树脂具有拉伸强度为270-420MPa。
在本发明的拉深减薄的铝罐中,期望:
1.在罐的内表面上的树脂涂层为包括高结晶性聚酯树脂的表层和低结晶性聚酯树脂的下层的两层构造,并且表层和下层的厚度比为1∶5至9∶1;和
2.高结晶性聚酯树脂为以不小于0mol%至小于3mol%的量包含间苯二甲酸的共聚物的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型聚酯树脂,和低结晶性聚酯树脂为以10-18mol%的量包含间苯二甲酸的共聚物的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型聚酯树脂。
此外,根据本发明,提供以下方法:通过使用将温度调节至20-50℃的冲头,以1.1-2.6范围内的拉深比和50-80%范围内的减薄比,将在所述罐的至少内表面上具有树脂涂层的树脂涂布铝板拉深减薄而生产拉深减薄的铝罐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拉深减薄的铝罐的生产方法,所述树脂涂布铝板为用磷酸铬处理和具有两层构造的树脂涂层的铝板,所述两层构造的树脂涂层包括高结晶性聚酯树脂的表层和低结晶性聚酯树脂的下层,所述表层和所述下层的厚度比在1∶5至9∶1的范围内。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拉深减薄的铝罐中,在罐的内表面上的涂布树脂具有在270-420MPa范围内的拉伸强度。即,所述涂布树脂具有有效降低由加工引起的金属露出的高强度和高硬度。因此,罐体维持对腐蚀性组分优良的阻隔性和优良的耐腐蚀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制罐株式会社,未经东洋制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14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行走小车和提升绞车的移动式起重机
- 下一篇:姿势变化减小结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