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对连铸设备中的引锭杆进行保险的方法以及具有引锭杆的连铸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32237.8 | 申请日: | 2010-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0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K.费林格尔;P.彭纳斯托费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VAI金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8 | 分类号: | B22D11/08;B22D11/1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汲长志;杨国治 |
地址: | 奥地*** | 国省代码: | 奥地利;A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设备 中的 引锭杆 进行 保险 方法 以及 具有 | ||
1. 用于对连铸设备的包括多个连铸坯导辊(7a、7b)的连铸坯导引装置(2)中的引锭杆(4)进行保险的方法,其中
-所述引锭杆(4)在穿入时由能够驱动的连铸坯导辊(7c)来输送;
-所述引锭杆(4)在浇铸开始之前由能够调节的连铸坯导辊(7d)保持在一个在出口侧将所述结晶器(1)封闭的开始位置中;并且
-所述引锭杆(4)和在浇铸开始之后构成的铸坯(5)由能够驱动的连铸坯导辊(7c)拉出来;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锭杆(4)在穿入和保持时由至少一个沿连铸坯输送方向(R)安置在后面的止动装置(8、8a、8b、8c)时进行保险;并且
-所述引锭杆(4)的保险和解除保险借助于所述止动装置(8、8a、8b、8c)通过由连铸坯导辊(7、7a、7b、7c)形成的输送途径(6)的闭锁和释放来进行。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止动装置(8、8a、8b、8c)分布在所述连铸坯导引装置(2)中,所述止动装置(8、8a、8b、8c)在穿入所述引锭杆(4)时相继地得到保险并且在浇铸开始时相继地解除保险。
3. 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止动装置(8、8a、8b、8c)在电气设备、液压系统、气动系统或通信系统的装置失灵时自动地对所述引锭杆(4)进行保险。
4. 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在引锭杆(4)突然松开并且坠落时,该引锭杆被至少一个沿连铸坯输送方向(R)安置在后面的止动装置(8、8a、8b、8c)截获并且被阻止进一步向下运动。
5. 连铸设备,具有结晶器(1)和沿连铸坯输送方向紧接着的包括多个连铸坯导辊(7a、7b)的连铸坯导引装置(2)以及引锭杆(4),该引锭杆(4)在浇铸开始时在出口侧将所述结晶器(1)封闭并且在所述连铸坯导引装置(2)中可以通过能够驱动的并且能够调节的连铸坯导辊(7c、7d)来保持并且进行运动,其中所述连铸坯导辊(7a、7b)形成用于所述引锭杆(4)的输送途径(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铸坯导引装置(2)中布置了至少一个用于引锭杆(4)的止动装置(8、8a、8b、8c),所述止动装置(8、8a、8b、8c)构造为能够从处于所述输送途径(6)之外的释放位置前后移到将所述引锭杆(4)的输送途径(6)闭锁的捕集位置中。
6. 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设备构造为垂直连铸设备。
7. 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设备构造为弧形连铸设备。
8. 按权利要求5到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铸设备,其特征在于,止动装置(8、8a、8b、8c)布置在连铸坯导引扇形段(3、3a、3b、3c)或者驱动辊机架的端面(9)上或者布置在两个沿连铸坯输送方向(R)相邻的连铸坯导辊((7a、7b)之间。
9. 按权利要求5到8中任一项所述的连铸设备,其特征在于,止动装置(8、8a、8b、8c)布置在单独的支撑结构中。
10. 按权利要求5到9中任一项所述的连铸设备,其特征在于,将止动装置(8、8a、8b、8c)构造为能够移动的或者能够回转的销钉,其中所述销钉能够通过操纵装置(11)来移动。
11. 按权利要求5到10中任一项所述的连铸设备,其特征在于,止动装置(8、8a、8b、8c)构造为能够移动的斜放的板(10)或者能够移动的倾斜地放置的销钉,其中所述止动装置的自重限定了所述止动装置(8、8a、8b、8c)的原始位置并且所述止动装置能够通过操纵装置(11)移到释放位置中。
12. 按权利要求5到11中任一项所述的连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装置(11)包括蓄压器,其中所述蓄压器借助于构造为压力介质缸的操纵装置(11)来限定所述止动装置(8、8a、8b、8c)的原始位置。
13. 按权利要求5到11中任一项所述的连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装置(11)包括弹簧,其中弹簧力限定所述止动装置(8、8a、8b、8c)的原始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VAI金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门子VAI金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223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