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源单元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80032494.1 申请日: 2010-07-27
公开(公告)号: CN102472536A 公开(公告)日: 2012-05-23
发明(设计)人: 丹野英树;冈田成浩;松本宪二郎;石黑孝光 申请(专利权)人: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F25B30/02 分类号: F25B30/02;F25B39/00;F24F13/30
代理公司: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代理人: 夏斌;陈萍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热源 单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构成多联式空调装置、热泵供热水装置或者制冷装置等的热源单元。

背景技术

在多联式空调装置、热泵供热水装置或者制冷装置等中组装有热交换单元。这些热交换单元一般被称为热源单元,因此以下称作“热源单元”。

该热源单元包括:热交换室;机械室;配置在热交换室内的空气热交换器及将空气向该空气热交换器鼓风的鼓风机;以及收容在上述机械室中的制冷循环构成部件。其特征之一为,相对于1台热源单元具备2台上述空气热交换器,且上述空气热交换器相互大致V字状地对置配置。

机械室形成为大致倒V字状也是其特征之一,作为收容在机械室中的制冷循环构成部件而具备压缩机、四通阀、上述空气热交换器、膨胀阀及水热交换器。而且,将多台热源单元以各个侧面相邻接的方式并列设置而形成为1个装置。

在这种热源单元中,一般相对于1台热源单元并列排列有多台压缩机,并构成1个制冷循环。

发明内容

在此,在压缩机的内底部设置有蓄积润滑油的储油部,与旋转轴的旋转相伴随而储油部的润滑油被吸起,向构成压缩机构部的各滑动部供油。供油后的润滑油的几乎大部分再次返回储油部,但一部分与被压缩的制冷剂气体混合而吐出,并在制冷循环中循环了之后再次返回压缩机的储油部。

当如以往那样,相对于1个制冷循环并列连接多台压缩机时,压缩机相互之间产生微妙的压力差,存在润滑油向压力较低的压缩机中存积的倾向。当该状态变得显著时,润滑油集中存积在1个压缩机中,在其他压缩机中几乎不存在润滑油。结果,压缩机构部有可能产生烧坏事故。

因此,构成为在并列连接的压缩机的相互之间设置均油管,并且形成附属的回路构成且在压缩机的制冷剂吸入管上设置阻挡体,而强制地产生压力损失。由此,收容在相互的压缩机内的润滑油成为相互相同水平,能够防止润滑油集中存积在1个压缩机中。

但是,对压缩机强制地产生压力损失的构成,导致该压缩机自身的压缩性能的降低,因此必须更换为提高了压缩性能的等级的压缩机。而且,需要用于确认是否可靠地进行了均油的系统,因此对成本产生影响。

并且,在冬季的暖气运行时,有时水分冻结在空气热交换器上而结霜,需要进行除霜运行。具体而言,将暖气循环切换为冷气循环,在空气热交换器中使制冷剂冷凝,通过其冷凝热使霜熔化。此时,如果某个压缩机发生故障,则其他压缩机不能够运行,而不能够进行除霜运行。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源单元,在具备多个系统的制冷循环的基础上,不需要压缩机相互之间的均油机构,防止均油导致的性能降低,并且降低压缩机发生故障时的热源单元全部停止的风险,而实现可靠性的提高。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为,具备多个系统的热泵式的制冷循环,该多个系统的热泵式的制冷循环相互经由制冷剂管连通而相互独立,并具备多个压缩机、四通切换阀、空气热交换器、膨胀机构及水热交换器,上述水热交换器具备:制冷剂流路,对在制冷循环中循环的制冷剂进行引导;以及水流路,使与被该制冷剂流路引导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水进行循环;多个水热交换器的水流路经由水配管串联连接,在各个水热交换器中具备多个制冷剂流路,该制冷剂流路与相互独立的多个系统的制冷循环连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热源单元的立体图。

图2是省略一部分地表示该热源单元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构成该热源单元的热交换器模块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构成该热交换器模块的空气热交换器的局部立体图。

图5是对构成该热源单元的水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流路和水流路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6是该热源单元的制冷循环构成图。

图7是表示该热源单元配置构造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该热源单元配置构造的其他例子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组装完成的热源单元Y的省略了一部分的立体图,图2是将一部分拆除了的状态的热源单元Y的俯视图。

该热源单元Y例如被用于得到冷水或者热水而通过这些冷水或者热水来进行将空气间接地冷却的冷气作用或者加热的暖气作用,此外,还能够用作为热泵供热水装置、多联式空调装置、制冷装置。

上述热源单元Y形成为,在高度方向的大致上半部分设置有热交换部1,在大致下半部分设置有机械室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开利株式会社,未经东芝开利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24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