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振动型测量变换器以及带有该测量变换器的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33155.5 | 申请日: | 201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2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克里斯蒂安·许策;克里斯托夫·休伯;维韦·库马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德斯+豪斯流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84 | 分类号: | G01F1/8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关兆辉;谢丽娜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 测量 变换器 以及 带有 装置 | ||
1.一种振动型测量变换器,其包括:
至少第一测量管,所述至少第一测量管用于输送流动介质,所述至少第一测量管以在入口侧第一测量管端和出口侧第二测量管端之间的振荡长度延伸、并且在工作期间围绕振荡轴振荡,特别是以弯曲振荡模式振荡,所述振荡轴平行于或重合于假想地连接所述两个测量管端的假想连接轴;
传感器装置,所述传感器装置用于记录至少所述第一测量管的振荡,其中,所述传感器装置包括:第一振荡传感器,所述第一振荡传感器装置在所述至少第一测量管上,特别是在所述入口侧上,并且传送表示所述至少第一测量管的振动的所述测量变换器的第一主信号;以及第二振荡传感器,特别是电动第二振荡传感器,所述第二振荡传感器装置在所述至少第一测量管上,特别是在所述出口侧上,并且与所述第一测量传感器间隔开且传送表示所述至少第一测量管的振动的所述测量变换器的第二主信号,其中:
所述传感器装置的所述第一振荡传感器和所述传感器装置的所述第二振荡传感器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测量变换器中:使得与在所述第一振荡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振荡传感器之间延伸的区域的长度相对应的所述测量变换器的测量长度小于所述振荡长度的65%,尤其小于55%,并且大于所述振荡长度的25%,尤其大于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变换器,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测量管,特别是在所述第一振荡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振荡传感器之间延伸的所述区域内,以部分弧形方式实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变换器,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测量管,至少在所述第一振荡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振荡传感器之间延伸的所述区域内,以大致V形方式实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变换器,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测量管具有大于1mm、尤其大于5mm的口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量变换器,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测量管的所述口径大于50mm,尤其大于60mm;以及
所述测量长度小于所述振荡长度的65%,尤其大于所述振荡长度的4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量变换器,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测量管的所述口径大于15mm,尤其大于20mm;和/或小于50mm,尤其小于40mm;以及
所述测量变换器的所述测量长度小于所述振荡长度的5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量变换器,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测量管端以这样的方式加工尺寸、并且所述振荡传感器以这样的方式设置:使得由所述测量变换器的所述最大测量长度与所述至少一个测量管的所述口径的比率限定的所述测量变换器的测量长度与口径比小于10,尤其小于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变换器,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测量管具有入口侧第一直管段,所述入口侧第一直管段具有假想纵向轴,所述假想纵向轴具有指向第一耦接区的方向向量;和出口侧第二直管段,所述出口侧第二直管段具有假想纵向轴,所述假想纵向轴具有指向第二耦接区的方向向量;以及
所述两个直管段相对于彼此以这样的方式布置:使得所述第一直管段的所述方向向量和所述第二直管段的所述方向向量相交以形成角度(Θ),特别是使得所述角度(Θ)具有小于170°和大于10°的大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测量变换器,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测量管以这样的方式成形:使得所述角度(Θ)具有小于170°、尤其小于160°和/或大于10°、尤其大于20°的大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测量变换器,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测量管以这样的方式成形:使得所述角度(Θ)具有小于100°的大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测量变换器,其中:
所述传感器装置的所述第一振荡传感器和所述传感器装置的所述第二振荡传感器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测量变换器中:使得由所述测量长度与所述振荡长度的比率限定的测量长度与振荡长度比ξ满足条件ξ≤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德斯+豪斯流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恩德斯+豪斯流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315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