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热半芳族聚酰胺复合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34021.5 | 申请日: | 201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1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M·D·沃克曼;O·N·基尔希纳;S·袁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幕尔杜邦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5/10 | 分类号: | C08J5/10;C08J5/04;C08L77/00;D04H1/587;D04H1/60;D06M15/59;D06M13/148;C08K7/02;C08K5/053;C08L77/0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王伦伟;李炳爱 |
地址: | 美国特***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热 半芳族 聚酰胺 复合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复合结构,其具有表面并且包含纤维材料,所述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由表面树脂组合物制成,所述纤维材料选自非织造结构、纺织物、纤维絮以及它们的组合,所述纤维材料用基质树脂组合物浸渍,其中所述表面树脂组合物和所述基质树脂组合物为聚酰胺组合物,其包含:
a)一种或多种选自半芳族聚酰胺树脂的聚酰胺树脂,和
b)一种或多种具有多于两个羟基的多元醇。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复合结构,其中所述一种或多种多元醇以0.25重量%或约0.25重量%至15重量%或约15重量%的量独立地存在于所述聚酰胺组合物中,所述重量%是基于所述聚酰胺组合物的总重量的。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复合结构,其中所述一种或多种多元醇以0.5重量%或约0.5重量%至10重量%或约10重量%的量独立地存在,所述重量%是基于所述聚酰胺组合物的总重量的。
4.根据任何一项前述权利要求的复合结构,其中所述一种或多种多元醇独立地选自二季戊四醇、二缩三季戊四醇、季戊四醇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5.根据任何一项前述权利要求的复合结构,其中所述半芳族聚酰胺树脂独立地选自PA6T;PA6I/6T;PA6,T/6,6,PAMXD6;PA10,10;PA6T/DT以及它们的共聚物和共混物。
6.根据任何一项前述权利要求的复合结构,其中所述纤维材料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天然纤维或它们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的复合结构,其中所述纤维材料包括玻璃纤维。
8.根据任何一项前述权利要求的复合结构,其中所述表面树脂组合物和/或所述基质树脂组合物还包含一种或多种抗冲改性剂、一种或多种热稳定剂、一种或多种氧化稳定剂、一种或多种增强剂、一种或多种紫外线稳定剂、一种或多种阻燃剂或它们的混合物。
9.根据任何一项前述权利要求的复合结构,其形式为汽车组件、卡车组件、商用飞机组件、航空航天器组件、轨道组件、家用电器组件、计算机硬件组件、手持装置组件、娱乐和体育设施组件、机器结构组件、建筑结构组件、光伏或风力发电设备结构组件或机械装置结构组件。
10.制备具有表面的复合结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用基质树脂组合物浸渍纤维材料,其中所述纤维材料选自非织造结构、纺织品、纤维棉絮以及它们的组合,
其中所述复合结构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由表面树脂组合物制成,并且
其中所述表面树脂组合物和所述基质树脂组合物为聚酰胺组合物,其包含a)一种或多种选自半芳族聚酰胺树脂的聚酰胺树脂,和b)一种或多种具有多于两个羟基的多元醇。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所述一种或多种多元醇以0.25重量%或约0.25重量%至15重量%或约15重量%的量独立地存在于所述聚酰胺组合物中,所述重量%是基于所述聚酰胺组合物的总重量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的方法,其中所述一种或多种多元醇独立地选自二季戊四醇、二缩三季戊四醇、季戊四醇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纤维材料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天然纤维或它们的混合物。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浸渍通过真空模塑、模内涂覆、横向模挤出、拉挤、线材涂覆型方法、层压、烫印、隔膜成型或压塑实施。
15.根据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项的方法,还包括使所述复合结构成型的步骤,所述成型步骤在所述浸渍步骤之后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幕尔杜邦公司,未经纳幕尔杜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402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容箱的家用冰箱
- 下一篇:空气悬架系统的车身高度多重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