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氮化物半导体激光二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34220.6 | 申请日: | 2010-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4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三好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S5/343 | 分类号: | H01S5/343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87 | 代理人: | 沈锦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氮化物 半导体 激光二极管 | ||
1.一种氮化物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其包含衬底;n侧氮化物半导体层,形成在所述衬底上,且含有n型杂质;活性层,形成在所述n侧氮化物半导体层上,且具有包含InxAlyGa1-x-yN(0<x<1,0≤y<1,0<x+y<1)的发光层;以及p侧氮化物半导体层,形成在所述活性层上,且包含p型杂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氮化物半导体激光二极管的振荡波长为500nm以上,
以所述活性层为起点产生的位错贯穿所述p侧氮化物半导体层,所述p侧氮化物半导体层的位错密度达到1×106cm-2以上,
所述p型杂质的深度方向的浓度分布是在从所述发光层朝向所述p侧氮化物半导体层的表面而和最靠近所述p侧氮化物半导体层的所述发光层的上端相距300nm以内的范围内,具有p型杂质浓度达到5×1018cm-3以上的最大值,且当过了所述最大值后,在所述300nm以内的范围内,所述p型杂质浓度不低于6×1017cm-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物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在相距最靠近所述p侧氮化物半导体层的所述发光层的上端150nm以内,具有所述最大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氮化物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杂质的深度方向的浓度分布是在所述300nm的范围内,过了所述最大值之后,具有所述p型杂质浓度不低于6×1017cm-3的最小值,且过了所述最小值之后,所述p型杂质浓度增大到1×1018cm-3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氮化物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在相距最靠近所述p侧氮化物半导体层的所述发光层上端250nm以内,具有所述最小值。
5.一种氮化物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其包含衬底;n侧氮化物半导体层,形成在所述衬底上;量子阱结构的活性层,形成在所述n侧氮化物半导体层上且具有包含InxAlyGa1-x-yN(0<x<1,0≤y<1,0<x+y<1)的阱层;以及p侧氮化物半导体层,形成在所述活性层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n侧氮化物半导体层含有GaN层或者AlGaN层,
所述活性层中的所述阱层的振荡波长为500nm以上,以所述阱层为起点产生的位错贯穿所述p侧氮化物半导体层,所述p侧氮化物半导体层内的位错密度达到1×106cm-2以上,
在和最靠近所述p侧氮化物半导体层的所述阱层的上端相距300nm以内的范围,含有包含带隙大于所述阱层且含Al的氮化物半导体,且p型杂质浓度为5×1018cm-3以上的第1p型氮化物半导体层,
在所述第1p型氮化物半导体层上,具有所述300nm以内的范围内p型杂质浓度低于所述第1p型氮化物半导体层且为6×1017cm-3以上的第2p型氮化物半导体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氮化物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在相距最靠近所述p侧氮化物半导体层的所述阱层的上端150nm以内,具有所述第1p型氮化物半导体层。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氮化物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p型氮化物半导体层的p型杂质浓度是随着离开最靠近所述第1p型氮化物半导体层一侧的界面而在不低于6×1017cm-3的范围内暂时下降之后,朝向相反侧界面增加。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氮化物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p型氮化物半导体层的p型杂质浓度,在相距最靠近所述p侧氮化物半导体层的所述阱层的上端250nm以内具有最小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422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轴承释放系统的永磁电机以及轴承更换方法
- 下一篇:柔性集中配线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