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单点发送和接收以及协同多点发送和接收的通信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34759.1 | 申请日: | 201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7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崔贤镐;成檀根;白善晔;郑柄薰;高甲锡;车知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韩国科学技术院 |
主分类号: | H04B7/26 | 分类号: | H04B7/26;H04B7/02;H04W48/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郭鸿禧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单点 发送 接收 以及 协同 多点 通信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发送和接收控制方法,包括:
确定与目标终端的信道状态相关的信息;以及
针对目标终端,基于与目标终端的信道状态相关的信息来选择单点发送和接收以及协同多点发送和接收中的一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选择操作还包括:基于目标终端的信道状态的变化来选择单点发送和接收以及协同多点发送和接收中的一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选择操作还包括:基于针对单点发送和接收以及协同多点发送和接收中的每一个对反馈开销或增益的确定来选择单点发送和接收以及协同多点发送和接收中的一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与目标终端的信道状态相关的信息包括与目标终端的移动性相关的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选择操作还包括:响应于目标终端具有大于参考值的移动性,选择单点发送和接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选择操作还包括:响应于目标终端具有小于参考值的移动性,选择协同多点发送和接收。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与目标终端的移动性相关的信息还包括:与目标终端的速度以及目标终端的信道状态的变化中的至少一个相关的信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选择操作还包括:
基于与目标终端的信道状态相关的信息来计算标准值;以及
根据计算的标准值来选择单点发送和接收以及协同多点发送和接收中的一个。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根据选择的单点发送和接收或协同多点发送和接收来执行后处理。
10.一种发送和接收控制方法,包括:
基于与目标终端的信道状态相关的信息来确定单点发送和接收的容限时间和协同多点发送和接收的容限时间;以及
基于单点发送和接收的容限时间和协同多点发送和接收的容限时间来选择单点发送和接收以及协同多点发送和接收中的一个。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针对单点发送和接收的容限时间,确定是否满足单点发送和接收的条件;以及
如果满足所述条件,则选择单点发送和接收。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针对协同多点发送和接收的容限时间,确定是否满足协同多点发送和接收的条件;以及
如果满足所述条件,则选择协同多点发送和接收。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操作还包括:
响应于目标终端移动性的增加来减少单点发送和接收的容限时间;以及
响应于目标终端移动性的下降来减少协同多点发送和接收的容限时间。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操作还包括:周期性或非周期性地更新单点发送和接收的容限时间以及协同多点发送和接收的容限时间。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与目标终端的信道状态相关的信息还包括:与目标终端的移动性相关的信息。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与目标终端的移动性相关的信息还包括:与目标终端的速度以及目标终端的信道状态的变化中的至少一个相关的信息。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计算目标终端的移动性因子;并且
确定操作还包括:基于目标终端的移动性因子来确定单点发送和接收的容限时间以及协同多点发送和接收的容限时间。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移动性因子与针对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中的每一个在目标终端接收的信号强度的变化相关。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针对在目标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来确定有效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并基于确定的有效SINR来确定资源区域信息。
20.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操作还包括:针对系统参数确定单点发送和接收的容限时间以及协同多点发送和接收的容限时间。
21.如权利要求20的方法,其中,周期性或非周期性地从基站向终端广播系统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韩国科学技术院,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韩国科学技术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475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上行链路MIMO的层偏移
- 下一篇:用于钻探地下钻孔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