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插头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34912.0 | 申请日: | 201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4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加藤一祐;近藤真树;川本隆司;滝井利之;上野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64 | 分类号: | H01R13/6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王琼先;王永建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以连接至直流(DC)插座的插头。
背景技术
习知地,已知一种向具有DC电源作为驱动电源的DC装置(例如,收音机、电视机或类似物)供应DC电力的DC插座,以及以可分离方式连接至DC插座的插头(参见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案第H7-15835号,[0021]至[0023]段及图1,)(JP7-15835A)。
JP07-015835A的DC插座包括:主体,其容纳于设在墙壁内部的开关盒中;以及转换器,其设在主体内部以将AC电力转换为DC电力。此外,DC插座包括:AC连接端子,其设在主体的面对开关盒的后侧上;以及插座部分,其设在主体的面对房间内部的前侧上。安装于墙壁内部的AC电源的电力线连接至AC连接端子,且电装置的插头以可分离方式连接至插座部分。因此,当AC电源的电力线连接至DC插座的AC连接端子时,AC电力由转换器转换为DC电力,使得DC电力可供应至具有连接至其插座部分的插头的电装置。
同时,当插头连接至DC插座及从DC插座断开时,可能产生电弧。具体而言,与AC插座相比而言,在用于供应DC电力的DC插座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电弧可维持,因此DC插座需要电弧保护单元。然而,JP07-015835A的DC插座具有插脚插孔(pin-jack)型端子的插座部分,且插头被形成为插脚插孔型插头以连接至插脚插孔型端子。因此,其并不具备用于包围插头的插头插脚的部件。因此,可自外部看见所产生的电弧。
作为包括电弧保护单元的DC插座及DC插头的实例,已公开藉由IEC标准(CEI/IEC 60906-3)标准化的安全超低压(safety extra low voltage,SELV)电压的插头及插口(socket)。图15C及图15D绘示由IEC标准标准化的插头110。两个插头插脚112配置于圆柱形部分111内部,圆柱形部分111设于插头110的前端部分处。
同时,如图37A及图37B所示,插口100包括:圆形开口101,插头110的圆柱形部分111插入穿过该圆形开口;圆柱形突出部分102,其自圆形开口101突出以插入至圆柱形部分111中;插脚插入孔103,其向突出部分102的前端表面开放;以及插脚接纳件104,其设在突出部分102内部以与插脚插入孔103连通。当插头110连接至插口100时,穿过插脚插入孔103插入至突出部分102中的插头插脚112分别与插脚接纳件104啮合,使得电力自插口100供应至插头110。
如图15A至图15D所示,在由IEC标准标准化的插口100中,两个插脚插入孔103在延伸穿过突出部分102的中心的线L1上开放且处于相对于突出部分102的中心的两个对称位置处,且两个插头插脚112设置于延伸穿过圆柱形部分111的中心的线L2上且处于相对于圆柱形部分102的中心的两个对称位置处。为此原因,键槽(keyway)105形成于突出部分102的周边表面上,且肋状物113形成于圆柱形部分111的内部周边表面上,使得插头插脚112将不会在其极性未对准的状态下插入至插脚插入孔103中。
此外,由IEC标准标准化的插头110及插口100对应于四种供应电压。为识别供应电压的种类,插口100及插头110分别包括:电压识别凹槽106,其形成于突出部分102的周边表面上并相对于键槽105成预定角度;以及电压识别肋状物114,其突出地形成于插头110的圆柱形单元111的内部周边表面上并相对于肋状物113成预定角度。
接着,藉由使键槽105及电压识别凹槽106与肋状物113及电压识别肋状物114分别啮合而防止在其极性未对准的情况下反向地或错误地将插头110插入至插口100中。然而当圆柱形部分111插入于圆形开口101中时,需要在旋转插头110的同时找到圆柱形部分111的肋状物113及114分别与插口100的键槽105及凹槽106啮合的位置。因此,使用插口100及插头110变得不方便。
在上述插口100及插头110中,为防止在不使用键槽105及肋状物113的情况下将插头110反向地插入于插口100中,考虑将两个插脚插入孔103配置于线L1下方或上方的一侧(例如,线L1下方的一侧),同时将插头插脚112配置于线L2下方或上方的一侧(例如,线L2下方的一侧),如图15A及图15C中由虚线所示。然而由于圆柱形部分111具有圆柱形形状,因此当插头插脚112配置于线L2下方或上方的一侧处时,插头插脚112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近。因此,插头110变为按比例增大(scaled up)以便获得绝缘距离。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49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