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梯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35294.1 | 申请日: | 201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2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G·克劳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克劳塞工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C7/14 | 分类号: | E06C7/1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肖日松;杨国治 |
地址: | 德国阿***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梯(Stehleiter),包括:第一杆(Holm)或上升杆(Steigholm),带有在其之间伸延的阶梯;铰接地与第一杆相连接的第二杆或撑杆;在第一杆的上端部处与第一杆相连接的连接元件或者罩壳元件(Schalenelment);以及呈U形的托架(Bügel),其具有托架侧向支脚和托架横向支脚且可摆动地和/或可移位地自罩壳元件起引出(ausgehen),其中,在托架的使用位置中托架展开(aufspannen)横向于活梯伸延的平面。
背景技术
相应的活梯可从文件DE-U-70 08 741中得悉。用于工具的存放罩壳自梯子杆的上端部起引出。为了增大支承面设置有金属线托架(Drahtbügel),其要么可从杆中要么可从罩壳的侧向的悬臂(Konsole)中拉出或可插入到其中。
可从文件DE-U-20 2007 002 103中得悉一种这样的活梯,即,其具有连接活梯的杆的第一和第二托架,其中一个托架可以其侧向支脚移位到杆中。
文件GB-A-2 371 078的对象是一种带有可插到可连接上升杆的横向托架上且可从横向托架上松开的罩壳的活梯。
根据文件GB-A-2 192 025的活梯提供了如下可能性,即,将可摆动的罩壳固定在上升杆的端部的区域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如下目的,即,如此地改进先前所提及类型的活梯,即,托架在使用状态中可被稳定地固定,以便于尤其地同样可容纳较重的物体例如粉刷桶(Weisbindereimer)、壳体或类似物。同样地应提供托架的不可遗失性。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当托架不被使用时应可实现可靠的贮藏。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大致上作如下设置,即,连接元件或者罩壳元件在每个第一杆的区域中具有使得连接至第一杆的空腔成为可能的穿孔,每个穿孔相应地由托架侧向支脚中的其中一个贯穿,在托架的第一位置中托架侧向支脚在第一杆的空腔内延伸且横向支脚由连接元件或者罩壳元件容纳或在其区域中伸延,并且在托架的第二位置中托架在横向于活梯延伸的平面中伸延,托架侧向支脚在第一杆的空腔之外伸延且在端侧支撑在连接元件或者罩壳元件处,其中,托架侧向支脚中的至少一个在其自由的端部区域中具有比穿孔的有效横截面大的有效横截面。
尤其地,托架侧向支脚的每个自由的端部具有相应的横截面几何形状,其优选地通过例如由塑料制成的包盖件或者罩套来获得。显然,当通过托架侧向支脚的端部的变形实现横截面几何形状时同样不离开本发明。
基于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建议了一种带有可摆动且可被推入到支持阶梯的杆中的托架的活梯,托架在罩壳元件的区域中提供了一个用于例如桶或额外的壳体的容纳部。在此,托架始终贯穿罩壳元件,罩壳元件承受经托架传递的杠杆力。为此作如下设置,即,支脚在其端部区域中在相对而置的侧边上支撑在连接元件或者罩壳元件(下面简化地称作罩壳元件)处。因此,罩壳元件的构型同样地被认为是本身具有创造性的。
优选地,罩壳元件在前视图中(即在由第一杆展开的平面的方向上)具有带有侧向支脚和横向支脚的U形形状,其中,侧向支脚在杆内伸延且与其相连接(例如拧紧)。侧向支脚应具有与杆的内部几何形状相匹配的U形轮廓几何形状,从而使得U形支脚尽可能无间隙地布置在杆中。
显然,当杆在端侧由侧向支脚容纳时不离开本发明。
支承元件的横向支脚包括第一和第二截段,其相应地在杆之间延伸。在此,第一和第二截段相应地展开彼此偏移地伸延的平面,以便于构成凸肩。在第一与第二截段之间伸延有呈接片状的壁。在该壁的区域中存在由托架侧向支脚贯穿的穿孔,穿孔部分地贯穿第一截段和呈接片状的壁。
第一和第二截段因此构成阶状部,从而使得在托架拉出的情形中托架一方面支撑在第一截段的外侧处且另一方面支撑在第二截段的内侧处。因此,在穿孔的区域中第一和第二截段构成用于托架侧向支脚的端部的第一和第二支承。
尤其地作如下设置,即,在俯视图中(即在近似平行于梯子的支承面伸延的平面中)罩壳元件的具有U形形状的横向支脚包括延伸经过横向支脚的长度的第一和第二截段,第一截段具有在罩壳元件的侧向支脚的区域中伸延的侧面区域,侧面区域是在托架的第二位置中用于托架侧向支脚的支承,并且第一截段具有外表面,其偏移地且在第二截段的外表面之下伸延。
在本发明的改进方案中作如下设置,即,呈接片状的壁过渡到侧向限制第一截段的边缘壁,其超过第一截段的顶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克劳塞工厂有限公司,未经克劳塞工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52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