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铂(II)异喹啉-吡啶-苯的络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由其制成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36152.7 | 申请日: | 201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2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支志明;居志辉;郭子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港大科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17/02 | 分类号: | C07F17/02;C09K11/06;H01L51/50;H01L51/5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连涛;杨思捷 |
地址: | 中国香港***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ii 喹啉 吡啶 络合物 制备 方法 制成 有机 发光二极管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铂(II)络合物及其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中的用途。本发明中的铂(II)络合物具有高发光量子效率和良好的热稳定性。可以制造高效率单色和白色OLED(WOLED)。
发明背景
最初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观察和研究了有机电致发光(美国专利No. 3,172,862)。在八十年代,Tang公开了双层结构OLED(有机发光器件)(美国专利No. 4,356,429;Appl. Phvs. Lett. 1987, 51, 12, 913)。这种发现基于使用包括发光电子传输层(emissive electron-transporting layer)和合适的有机材料的空穴传输层的多层结构。选择Alq3(q = 脱质子8-羟基喹啉基)作为发光电子传输材料。从那时起,持续研究OLED中使用的材料。OLED提供几个优点,包括:(1)低工作电压;(2)薄整体结构;(3)发射光而非调制光;(4)良好的发光效率;(5)全色潜力;和(6)高对比和分辨率。这些优点表明OLED可能用在平板显示器中。
对有机小分子进行研究以改进OLED的性能。通常,使用荧光和磷光材料作为OLED的发光层中的光发射体。来自荧光化合物的发光是由于在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层中形成单重态激子(singlet excitons)而发生的。美国公开专利申请No. 2003/178619 B2公开了在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层中在空穴和电子重组后产生理论上25%单重态激子和75%三重态激子(triplet exciton)。单重态激子将它们的能量转移给单重态激发态,而三重态激子将它们的能量转移给三重态激发态。大多数有机小分子表现出荧光;因此,只利用了生成的激子的25%,造成具有低热效率的器件。
Cambridge University的Friend等人在1990年在对聚(对苯乙炔)(poly(p-phenylene vinylene))(PPV)的电性质的研究过程中首次发现来自共轭聚合物的电致发光(Nature 1990, 347, 539)。在被两个电极之间的电流流激发时,观察到来自这种亮黄色聚合物的在551 nm处具有最大发射峰的黄绿色光。为解决溶解性问题,Heeger等人后来使用可溶PPV衍生物制造PLED(Appl. Phys. Lett. 1991, 1982)。
由于PLED可用于大面积平板显示器并相对便宜,其近年来已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早期通常通过旋涂制造PLED。但是,存在与这种旋涂相关的许多缺点,如溶液损耗和缺乏横向图案化能力,由此限制PLED的商业应用。为克服这些缺点,Yang等人已引入喷墨印刷(Appl. Phys. Lett. 1998, 2561),现在可以使用市售喷墨印刷机制造PLE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港大科桥有限公司,未经港大科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61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