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线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36299.6 | 申请日: | 201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4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福田淳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Q1/42 | 分类号: | H01Q1/42;H01Q1/02;H01Q13/0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波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天线设备,特别地,涉及到主要用于基站的天线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基站天线安装在较高的位置。由基站天线和陆基通信终端或移动通信终端通过从天线发射的无线电波来进行数据的传输和接收。
这种基站天线需要形成波束图以使得无线电波可以发射到地面方向上的特定区域。相应地,这种基站天线具有天线元件布置在垂直方向上的阵列天线结构。具有上述结构的基站天线包括馈电电路以将预定幅度和预定相位的功率馈送到每个天线元件,使得每个天线元件可以获得特定的波束图。
通常,基站天线的波束图形成为在垂直平面具有大约6度的波束宽度,并且在水平平面具有60180度的波束宽度。为了在上述垂直平面获得大约6度的波束宽度和期望增益,用作天线元件的元件数量大约在12到14片的数量级。此外,基站天线在天线元件的背侧使用由金属板形成的反射板,以在水平方向上形成波束宽度。
进一步,基站天线通常具有供垂直极化波或水平极化波使用的端口,或者,可选地,具有供包括水平偏极化和垂直极化波在内的两个极化波使用的两个端口,或者具有供+45度和45度的两个极化波使用的两个端口。
进一步,基站天线通常构成为由天线罩覆盖以作为能够耐受室外环境的结构,所述天线罩由例如纤维增强塑料(FRP)和聚氯乙烯(PVC)的材料制成。
在专利文献1(PTL1)中描述了具有覆盖有天线罩的结构的天线的示例。在PTL1描述的平板天线中,密封容器由金属制屏蔽板和天线罩构成。因此,由于这种密封结构,随着平板天线内部和外部的温度变化而引起了平面天线内部的空气的膨胀和收缩,结果导致在平板天线的内部和外部之间产生了压力差。在平板天线的内部和外部之间的气压差被均衡的施加在金属制屏蔽板和天线罩上。由于天线罩通常比金属制屏蔽板具有更小的刚度,所以天线罩会变形。因此,在PTL1描述的平板天线中,会形成有圆形孔以防止由于平板天线的内部和外部的气压变化和温度变化导致的天线罩的变形。
专利文献:PTL 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专利No.05-145317。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一种用于上文示例的用于通信的户外安装的基站天线,具有覆盖有天线罩的结构,所述天线罩通常有例如FRP和PVC的材料制成以能够耐受户外环境。这里,为了获得密封结构,会导致扩大外部形状并增加重量。例如,在上述PTL1描述的平板天线中,可以通过设置圆形孔来处理气压变化和温度变化的问题。但是,由于该结构覆盖有天线罩,因而不能解决外部形状扩大和重量增加的问题。
此外,基站天线具有在天线元件的背侧设置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反射板的结构,以获得预定的水平方向上波束宽度。由于反射板需要一定的面积,会导致增加基站天线的重量。
由于上述基站天线通常安装在户外铁塔或建筑物的较高位置处,要求户外铁塔或建筑物具有可以支撑天线重量的强度,以及具有防止由于强风而旋转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增加的天线重量也是使得安装的可操作性恶化的因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相对简单结构的小型、轻量的天线设备,以及使用这种设备的无线通信设备。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一示例性方面的天线设备,包括多个天线元件,将功率输送给该多个天线元件的馈电电路,容纳多个天线元件和馈电电路的导电框架,该导电框架设置有多个分别与多个天线元件相对的开口部分,以及片状盖板,其覆盖导电框架的多个开口部分以密封多个开口部分。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在天线设备中获得轻量、较薄的结构,而不需要天线罩。因此,可以提供具有小型、轻量结构的天线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安装天线设备的透视图。
图2是例示图1的天线设备的内部结构的截面图。
图3是例示图1的天线设备的内部结构的透视图。
图4是例示印刷电路板的一部分和金属片框架的透视图。
图5是图4的印刷电路板的放大局部视图。
图6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安装天线设备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气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62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摄像装置、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 下一篇:插接式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