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门的外把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36654.X | 申请日: | 201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72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斋藤忠士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制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00 | 分类号: | E05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门 把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门的外把手装置,其具有:安装在车门上的基座;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得较长的操作把手;以及支承部件,该支承部件组装于所述基座,并且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对形成于该操作把手的长度方向一端部的被支承部进行支承。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这样一种外把手装置:为了消除在操作把手组装到基座上的组装状态下操作把手在车辆前后方向的松动,在基座上安装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把手主体的支承部件。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508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外把手装置中,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组装于基座的支承部件位于卡合脱离位置的状态下,使操作把手所具有的把手轴部与支承部件卡合之后,操作在支承部件上所形成的操作臂,从而将支承部件转动到由基座及支承部件将把手轴部支承为能够转动的支承位置,通过将操作臂的末端部卡合在基座上,来保持位于支承位置的支承部件的位置。然而,在这样的结构中,将操作把手组装到基座上时,需要进行以下两个阶段的作业:将操作把手的把手轴部卡合到组装于基座且位于卡合脱离位置的支承部件上的作业;以及此后操作支承部件的操作臂以使支承部件转动到支承位置而将操作臂卡合在基座上的作业,难以说操作把手向基座的组装作业效率是优越的。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操作把手的组装作业效率的车门的外把手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车门的外把手装置具备:安装于车门上的基座;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得较长的操作把手;支承部件,所述支承部件组装于所述基座,并且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对形成于该操作把手的长度方向一端部的被支承部进行支承,所述车门的外把手装置的第一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基座,并且能够在组装前保持位置与组装完成位置之间转动,所述支承部件形成为:所述支承部件在所述组装前保持位置处被保持于所述基座,随着所述操作把手的组装操作而对所述支承部件作用有来自该操作把手的推压力,所述支承部件能够相应地向所述组装完成位置侧转动,在所述支承部件随着来自所述操作把手的推压力作用而从所述组装前保持位置至所述组装完成位置进行转动时,所述支承部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抱持所述被支承部,并且在所述组装完成位置处卡合并固定于所述基座。
另外,在第一特征的结构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二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具有一对支承侧壁,所述一对支承侧壁从两侧夹着所述操作把手的被支承部而沿所述操作把手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支承部件一体地具有:转动基部,所述转动基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处于安装于所述车门的状态的所述两支承侧壁的外侧端部;抵接承受部,所述抵接承受部以供所述操作把手的一端抵接的方式连续设置于所述转动基部;以及嵌合部,所述嵌合部连续设置于所述转动基部,在所述嵌合部与所述操作把手嵌合的同时,在所述嵌合部与所述抵接承受部之间抱持所述被支承部,在所述嵌合部突出设置有一对卡合突部,所述一对卡合突部随着所述支承部件从所述组装前保持位置向所述组装完成位置转动而分别与所述两支承侧壁卡合。
另外,在第二特征的结构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三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件具有:一对支腿部,所述一对支腿部配置在所述两支承侧壁的内侧,所述一对支腿部的基端部连续设置于所述转动基部,且所述一对支腿部能够以使末端部相互接近的方式发生挠曲;以及卡合臂部,所述卡合臂部从所述两支腿部的末端向外侧伸出,在所述支承部件位于所述组装前保持位置和所述组装完成位置时,所述卡合臂部都能够与处于安装于所述车门的状态的所述两支承侧壁的内侧端部卡合。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特征,为了组装操作把手,伴随来自该操作把手的组装操作产生的推压力作用于位于组装前保持位置的支承部件时,支承部件从组装前保持位置向组装完成位置转动而卡合并固定在基座上的同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抱持操作把手的被支承部,所以,在将操作把手组装在基座上时,在将支承部件向基座组装并保持在组装前保持位置的状态下,仅对操作把手进行组装操作,就能够完成操作把手的组装,从而能够提高组装作业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制锁有限公司,未经本田制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66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路旋塞和用于其制造的方法
- 下一篇:败血症的质谱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