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酰胺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36919.6 | 申请日: | 201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2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石井健太郎;小川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G69/26 | 分类号: | C08G69/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酰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酰胺,详细来说涉及透明聚酰胺。
背景技术
尼龙6、尼龙66所代表的结晶性聚酰胺由于成形加工性、机械的特性、耐化学药品性等优异,因而被广泛用作纤维、薄膜、或者通用的工程塑料。近年来,随着用途领域的扩大,在薄膜、眼镜镜片、各种机器的外壳等的用途中,具有聚酰胺的特性和透明性的透明聚酰胺的需求变高。
对于获得透明聚酰胺的方法提出了各种方案,已知的有使3种以上单体成分共聚的方法、使用具有多个环己烷环的二胺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透明的热塑性聚酰胺,其通过公知方法使己二胺与70~85%间苯二甲酸或间苯二甲酸的聚酰胺形成性官能衍生物和30~15%对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的聚酰胺形成性官能衍生物的混合物进行缩聚而获得。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透明聚酰胺树脂,其为由(A)二羧酸所衍生的单元、和(B)二胺所衍生的单元组成的聚酰胺树脂,(A)的二羧酸由50~100摩尔%(A-1)碳原子数6~22的支链型饱和二羧酸所衍生的单元和0~50摩尔%(A-2)间苯二甲酸所衍生的单元组成,(B)的二胺为由特定的结构式表示的二胺,((A)的摩尔数)∶((B)的摩尔数)为100∶95~100∶105。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无色透明的无定形聚酰胺,其由碳原子数14~22的烷基取代脂环式二胺与最高20摩尔%被芳香族二羧酸取代的碳原子数8~14的无支链脂肪族二羧酸制得、或者由碳原子数8~14的无支链脂肪族二胺与最高20摩尔%被芳香族二羧酸取代的碳原子数7~36的脂环式二羧酸制得。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透明的热塑性聚酰胺,其由脂环式二胺、内酰胺或包含至少7个碳原子的对应氨基酸、和对苯二甲酸或包含50%以上的对苯二甲酸的间苯二甲酸与对苯二甲酸的混合物制得。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昭49-3695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154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8-23946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26315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使3种以上的单体成分共聚而获得的聚酰胺,其大多即使在刚聚合后为透明,但经过长时间或者浸渍于沸水中时也发生白化,透明性丧失。
另外,强化了耐热性的透明聚酰胺,其在药品或食品领域中以高温高压下的灭菌处理为必要的成形品等中的需求期望扩大。
然而,现有的透明聚酰胺大多耐热性不充分,难以在要求高耐热性的用途中使用。例如,专利文献2中具体公开了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00~170℃左右的聚酰胺、专利文献3中具体公开了Tg为140~170℃左右的聚酰胺、专利文献4中具体公开了Tg为110~150℃左右的聚酰胺,但这些聚酰胺的耐热性并不充分,难以适用于耐热用途。
本发明的第1课题在于,提供在沸水中也不易白化且不丧失透明性的透明聚酰胺。另外,本发明的第2课题在于,提供具有高Tg、耐热性优异的透明聚酰胺。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等使用各种二羧酸、二胺作为原料进行反复研究,结果发现:使二羧酸成分为十氢萘二羧酸(以下还称为“H-NDCA”)时,则无论二胺的种类,能够获得在沸水中不易白化的透明聚酰胺。另外,本发明人等进一步反复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二羧酸成分为H-NDCA、二胺成分为芳香族二胺和/或脂环式二胺,能够获得具有高Tg、耐热性优异的透明聚酰胺。本发明是基于这样的见解完成的。
根据本发明,提供含有二羧酸单元和二胺单元的聚酰胺,其中所述二羧酸单元包含60摩尔%以上的十氢萘二羧酸单元。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透明聚酰胺即使浸渍于沸水中也不易白化,不丧失透明性。因此,能够适用于要求聚酰胺的特性以及高透明性的用途中。
进一步,使用芳香族二胺和/或脂环式二胺作为二胺成分的本发明的透明聚酰胺能够获得具有高Tg、耐热性优异的透明聚酰胺。因此,本发明的透明聚酰胺能够适用于要求高耐热性和透明性的用途中。
另外,根据本发明,即使不使用3种以上的单体,也能够制造透明聚酰胺。
具体实施方式
(聚酰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69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轮辐辗压成型方法
- 下一篇:有色烧结氧化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