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输入识别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37183.4 | 申请日: | 201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2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圣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圣昊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陈潇潇;周建秋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入 识别 方法 装置 | ||
1.一种触控输入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输入识别方法可侦测如人体手指、电导体或触控笔的触控输入构件(90)在触控面板(10)上的接触或逼近,并产生输入信号;所述触控输入识别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侦测第一触控输入;
(b)计算已侦测到的所述第一触控输入的面积;
(c)侦测在所述第一触控输入发生后的、经一定时间间隔的第二触控输入;
(d)计算已侦测到的所述第二触控输入的面积;及
(e)判断从所述第一触控输入到所述第二触控输入的面积变化,并产生缩放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输入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e),当所述第二触控输入的面积与所述第一触控输入的面积相比有所增大时,产生放大信号,且当所述第二触控输入的面积与所述第一触控输入的面积相比有所减小时,产生缩小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输入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e),当所述第二触控输入的面积与所述第一触控输入的面积相比有所增大时,产生缩小信号,且当所述第二触控输入的面积与所述第一触控输入的面积相比有所减小时,产生放大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输入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e),在所述第一触控输入及所述第二触控输入连续发生的情况下,判断从所述第一触控输入到所述第二触控输入的面积变化,并产生缩放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输入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e),在所述第一触控输入及所述第二触控输入间歇发生的情况下,判断从所述第一触控输入到所述第二触控输入的面积变化,并产生缩放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触控输入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e),以发生所述第一触控输入区域的中心点为基准,产生扩大或缩小屏幕的缩放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触控输入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10)是由具有多个可个别侦测触控输入的触控单元(60)排列而成的矩阵形触控面板(10),且在所述步骤(b)和所述步骤(d)中,所述面积的计算是总和已侦测到的所述触控输入的触控单元(60)的数量而成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触控输入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10)是由具有多个可个别侦测触控输入的触控单元(60)排列而成的矩阵形触控面板(10),且在所述步骤(b)和所述步骤(d)中,所述面积的计算是以侦测已侦测到所述触控输入的触控单元(60)的静电电容量的大小而成的。
9.一种触控输入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输入识别装置可侦测如人体手指、电导体或触控笔的触控输入构件(90)在触控面板(10)上的接触或逼近,且产生输入信号;所述触控输入识别装置包括:在触控输入发生在所述触控面板(10)上时,侦测所述触控输入的触控输入侦测器(70);计算当所述触控输入侦测器(70)侦测到所述触控输入时,在已侦测到的所述触控输入的一点处的对应触控输入区域面积的面积计算器(80);及依据时间推移判断在所述面积计算器(80)中已算出的所述触控输入面积变化的缩放信号产生器(8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输入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缩放信号产生器(85)在所述触控输入区域的面积依据时间推移加大时,产生放大信号;且在所述触控输入区域的面积依据时间推移减小时,产生缩小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输入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缩放信号产生器(85)在所述触控输入区域的面积依据时间推移加大时,产生缩小信号;且在所述触控输入区域的面积依据时间推移减小时,产生放大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输入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10)安装在显示装置的上部部分中。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输入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10)作为显示装置中所包含的多个基板中的任一基板,安装在所述显示装置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圣昊,未经李圣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718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风压冲击器
- 下一篇:一种门套与挡门条的组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