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抗人工晶状体间浑浊的人工晶状体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37275.2 | 申请日: | 201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5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蔡骥椿;布雷特·E·托马斯;斯蒂芬·J·万诺伊 | 申请(专利权)人: | 诺华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16 | 分类号: | A61F2/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04 | 代理人: | 王达佐;洪欣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人工 晶状体 浑浊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根据35U.S.C.§119要求2009年9月4日提交的第61/239,974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整体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发明的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晶状体、人工晶状体系统以及生产和/或在眼内植入所述晶状体或系统的方法,其中至少一个人工晶状体包含帮助抵抗人工晶状体间浑浊(ILO)的涂层。
发明背景
人的眼睛通过称为角膜的透明表面部分传播和折射光来发挥作用以提供视力,并进一步通过晶状体在眼睛后面的视网膜上聚焦图像。聚焦图像的质量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眼睛的大小、形状和长度以及角膜和晶状体的形状和透明度。
当创伤、年龄、疾病或其它病症导致个体的自然晶状体变得不太透明时,由于能被传播至视网膜的光减少而产生视力恶化。通常将眼睛晶状体的该缺陷称为白内障。该疾病状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去除自然晶状体并植入人工晶状体(IOL)。
当早期的IOL由诸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硬塑料制备时,由基于丙烯酸酯的材料制备的软的、可折叠的IOL变得越来越受欢迎,因为其能够折叠或卷曲这些软的晶状体并通过较小的切口插入它们。由于这类基于丙烯酸酯的晶状体在植入眼内的过程中和植入眼内时表现出优异的折叠和展开特性,因此其特别理想。这类丙烯酸酯晶状体还表现出期望的生物相容特性。
当典型步骤包括在眼内仅植入一个晶状体时,有多种情况需要植入第二个或两个晶状体。作为一个实例,已经开发双镜片调节的晶状体以提高IOL的焦距范围。作为另一实例,在插入第一个IOL之后,可能期望植入称为双联(piggyback)晶状体的第二个IOL以提高视觉功能。
当这样的两个晶状体系统能提高视觉功能时,最近文章建议多种类型的这些晶状体系统可能易于形成人工晶状体间浑浊(ILO)。这类文章包括:Gayton JL,Apple DJ,Peng Q等人,Interlenticular Opacification:A Clinicopathological Correction of a New Complication of Piggyback Posterior Chamber Intraocular Lenses(人工晶状体间浑浊:双联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新并发症的临床病理相关性),J.Cataract Refract.Surg.,2000;Eleftheriadis H,Marcantonio J等人,Interlenticular Opacification in Piggyback AcrySof Intraocular Lenses:Explantation Technique and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s(双联AcrySof人工晶状体中人工晶状体间浑浊:移出技术和实验室研究),Br.J.Ophthalmol.2001年7月85(7):830-836;以及Werner L.,Mamalis N.等人,Interlenticular Opacification:Dual-Optic Versus Piggyback Intraocular Lenses(人工晶状体间浑浊:双镜片与双联人工晶状体),J.Cataract Refract.Surg.2006,32:655-661。这些文章中的至少一个建议丙烯酸酯类两个晶状体系统易于形成ILO。
据此,非常期望提供抑制可能出现的ILO形成的人工晶状体,特别是两个晶状体系统。
发明概述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用作一副双镜片人工晶状体或双联人工晶状体的一部分的人工晶状体。晶状体包含由疏水性材料形成的主体并且该主体界定外表面。涂层放置在主体外表面区域上。涂层由亲水性材料或超疏水性材料形成。主体和涂层共同形成第一人工晶状体,当第一和第二人工晶状体都已经植入眼内时,配置其以面向和背向第二人工晶状体的外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华公司,未经诺华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72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