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跨骑型车辆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80037372.1 申请日: 2010-07-05
公开(公告)号: CN102481967A 公开(公告)日: 2012-05-30
发明(设计)人: 藤山孝太郎;中川英亮;井神晓 申请(专利权)人: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B62K25/20 分类号: B62K25/20;B62K11/00;B62M7/02
代理公司: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代理人: 雒运朴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跨骑 车辆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后缓冲件上具备连杆机构的跨骑型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在跨骑型车辆中已知有如下这样的结构,即,车架具备左右一对的枢轴板,且具有将左右的枢轴板的下端连结的横梁,在该横梁的前部设置有一对发动机安装用凸台,在横梁的后部形成有连结后缓冲件的一对后缓冲件连杆用凸台(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62618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现有的跨骑型车辆中,上述一对发动机安装用凸台和上述一对后缓冲件连杆用凸台沿车宽方向彼此偏移配置,因此从后缓冲件经由横梁向发动机传递的载荷起到使横梁弯曲的作用,可能会对横梁施加使其变形的载荷。因此,需要使用强度高的大型的横梁,从而难以实现轻量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其目的在于在跨骑型车辆中,能够防止在横梁上施加使其变形的载荷,且实现轻量化。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其具备:发动机;将发动机悬置的车架;将后轮悬置为摆动自如的摆臂;左右一对地构成,构成所述车架的一部分且对所述摆臂进行轴支承的枢轴部;将左右一对的所述枢轴部连结的横梁;对所述摆臂施加弹力的后缓冲件;将所述后缓冲件、所述摆臂和所述枢轴部连结的连杆机构;在所述横梁的后侧形成,连结所述连杆机构的连杆用连结部;在所述横梁的前侧形成,固定所述发动机的发动机用连结部,所述跨骑型车辆的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用连结部和所述发动机用连结部在车宽方向上形成在同一位置。

根据该结构,在横梁的前侧及后侧分别形成的发动机用连结部和连杆用连结部在车宽方向上形成在同一位置,因此能够将从后缓冲件经由连杆用连结部、横梁及发动机用连结部传递的载荷直线地向发动机侧传递。由此,能够防止在横梁上施加有使其变形的载荷的情况,且不需要增加横梁的强度,因此能够实现轻量化。

另外,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也可以构成为,所述连杆用连结部及所述发动机用连结部通过板状构件分别与所述横梁分割而形成,所述连杆用连结部及所述发动机用连结部的至少一部分彼此接触,并且所述连杆用连结部及所述发动机用连结部通过连续的焊接相对于所述横梁固定。

根据该结构,由于将连杆用连结部与发动机用连结部分割而构成,因此能够任意地设定连杆用连结部及发动机用连结部的形状,从而能够提高设计的自由度,且由于能够分割组装,因此组装性得以提高。另外,由于使连杆用连结部及发动机用连结部彼此接触而固定,且连续地与横梁进行焊接,因此能够在横梁的焊接时也一起进行接触部位彼此的焊接,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焊接作业,且能够将连杆用连结部与发动机用连结部牢固地连结。由此,能够从连杆用连结部向发动机用连结部有效地传递载荷,能够减小向横梁施加的分担载荷,因此能够实现进一步的轻量化。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与所述连杆用连结部连结的连杆机构的连杆构件构成为,在所述后缓冲件压缩时相对于所述横梁向上方摆动,对所述连杆用连结部作用拉伸载荷,所述连杆用连结部与所述发动机用连结部所接触的接触部形成在所述横梁的下方。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将施加在连杆用连结部上的拉伸载荷经由在横梁的下方形成的连杆用连结部与发动机用连结部的接触部而有效地传递。由此,能够减小向横梁施加的分担载荷,因此能够实现轻量化。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所述连杆用连结部的上下方向的一端弯曲。

在这种情况下,弯曲的部分作为肋而发挥作用,使连杆用连结部的强度及刚性得以提高,因此能够实现轻量化。另外,能够将焊接长度取为增长与弯曲的部分相应的量,从而能够提高焊接强度。

并且,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发动机用连结部形成为平板状。

在这种情况下,发动机用连结部为平板,能够适度地挠曲,因此通过发动机用连结部在发动机用连结部与发动机的连结部稍微挠曲,由此能够吸收发动机用连结部与发动机之间的间隙的公差,从而能够使用于固定发动机的紧固力均匀。

并且,也可以构成为,所述横梁由截面圆形的管构件构成。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连杆用连结部及发动机用连结部焊接于截面圆形的横梁,因此焊接部的应力变得均匀,能够避免应力集中,因此能够实现轻量化及生产率的提高。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所述连杆用连结部及所述发动机用连结部通过板状构件一体地形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73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