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荚状膜以及与其一起使用的背光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38101.8 | 申请日: | 2010-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6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W.廖;P.M.彼得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沙伯基础创新塑料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封新琴 |
地址: | 荷兰贝亨***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荚状膜 以及 与其 一起 使用 背光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一般涉及漫射膜,特别涉及漫射膜和采用漫射膜的背光显示器。
背景技术
在许多背光显示设备中,例如在液晶显示电视机(LCD TV)中,为了节省空间和降低功耗,市场正在经历Eco和纤薄潮。虽然需要更大的显示器(可视区域),但是该设备更薄并且灯泡之间的间隔已经增大。灯泡之间间隔更大的更薄的设备使其更难于隐藏单个灯,因为来自单个灯的光具有较少的空间(灯和设备表面之间的距离)来均匀混合。一般来说,现在每10厘米(cm)存在大于等于6个灯泡,总设备厚度大于等于20毫米(mm),所具有的漫射板厚度大于等于1.5mm。
因此,在本领域持续存在着改善光漫射设备特别是用在LCD TV中的光漫射膜的需求。
发明内容
这里公开了荚状膜、采用荚状膜的背光模块及其制作方法。
在一种实施例中,背光模块可以包括:背光源、靠近所述背光源的漫射板、和在观察侧具有凸起的表面特征的荚状膜,其中所述漫射板位于所述荚状膜和所述背光源之间。所述背光模块在所述背光源和所述漫射板之间具有距离“a”,而在相邻的所述背光源之间具有距离“b”,并且具有“a”除以“b”的AB比率。
在一种实施例中,荚状膜可以包括:位于所述膜的观察侧的凸起的荚状结构,其中所述膜具有大于等于0.4的纵横比。
上述以及其他特征由附图以及详细描述进行例述
附图说明
现在参照附图,这些附图为示例性质而非限缩性质,并且其中同样的数字作相同的编号。
图1是冷阴极荧光灯(CCFL)线性阵列的横截面视图;
图2是厚度为20mm且AB比率为0.57的背光模块的观察侧图示;
图3是厚度为20mm且AB比率为0.27的背光模块的观察侧图示;
图4是背光模块的结构的实施例,其中示出了确定光源之间的间隔“b”以及光源与漫射板之间的距离“a”;
图5是漫射膜上的荚状纹理的一种实施例,其中所述荚状纹理位于所述膜的观察表面上,而光滑(例如,抛光)表面位于所述膜的非观察表面上;
图6是漫射膜的荚状纹理的另一种实施例,其中所述荚状纹理位于所述膜的观察侧上,而随机的粗糙纹理(例如,哑光面层)位于所述膜的非观察侧上;
图7是漫射膜上的荚状纹理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横截面视图;
图8示出了从低纹理高度到高纹理高度的示例荚状纹理,其中所述纹理演进成椭圆体;
图9至12是膜叠层的示例实施例,所述膜叠层包括呈各种配置和取向的荚状膜、漫射板、非荚状漫射膜、准直膜、反射器和/或光源;
图13是用于生产荚状膜的工艺的示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4是覆盖力针对纵横比的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背光显示模块中,当减小膜叠层的厚度和/或增大光源(例如,冷阴极荧光灯(CCFL))之间的间隔时,覆盖力以及亮度出现了问题。覆盖力是从背光模块的观察侧从视场中“隐藏”单个灯的能力(例如,将光从光源均匀分布)。
在背光模块(BLM)系统中,“Eco”将是灯的数量减少25%、50%甚至更多(例如,从16个灯泡减少到8个灯泡),从而降低功耗,由此节约能源。“Slim”使用的反射器到漫射板的厚度远薄于标准应用。例如,标准TV BLM厚度(“t”,参见图9,即从反射器到漫射板的距离)为20毫米(mm),但是纤薄TV BLM厚度可以小于等于10mm。图2和3分别示出了放置于标准BLM和纤薄BLM中的板/膜叠层的视觉效果。在这个例子中,给定相同的灯间隔(参见图4中的“b”)为24mm,标准背光模块的厚度“t”为20mm,具有非常均匀的视觉效果(图2),而厚度“t”为10mm的纤薄背光模块具有从发光表面看到的灯影像(图3)。
可以采用若干种方式解决覆盖力性能问题,包括增加更多的膜。但是,当总厚度受到限制时,这种选择并不容易实现。另一种选择是纹理和散射颗粒。虽然散射颗粒可以一定程度地提高覆盖力,但是提高的程度有限,并且覆盖力的提高是以亮度为代价的(即,如果向膜增加散射颗粒,则亮度会下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沙伯基础创新塑料知识产权有限公司,未经沙伯基础创新塑料知识产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81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体纯化装置
- 下一篇:活塞型空压机的微噪声气流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