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饱和芯的改善故障限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38695.2 | 申请日: | 201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1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S·沃尔福斯;Y·耶舒伦;A·弗里德曼;V·罗森施泰因;Z·巴尔-哈伊姆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尔伊兰研究与发展有限公司;里克尔制冷和真空系统有限责任合伙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9/14 | 分类号: | H01F29/14;H02H9/02;H01F3/10;H01F38/02;G05F3/0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陈松涛;夏青 |
地址: | 以色列*** | 国省代码: | 以色列;I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饱和 改善 故障 限流 | ||
1.一种用于交流系统的三相限流装置(30),所述三相限流装置包括:
AC磁路,对三相AC电源的每一相具有至少一个AC线圈(35R1,35S1,35T1),缠绕在可饱和铁磁芯上并且被配置为使用于每一相的相应AC线圈经受共同磁通量,以及
DC磁路(34a,34b),用于在正常状态下将所述AC磁路偏置至饱和;
所述AC线圈被配置为在使用时与负载串联连接,并且在所述AC电源的交替半个周期期间,至少一个所述AC线圈产生与所述DC磁路的磁场相反的磁场;并且
用于每一相的所述AC线圈(35R,35S,35T)被配置为使得至少一个所述AC线圈相对于用于每一相的所述AC线圈中的其它AC线圈表现出不平衡磁阻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限流装置,其中所述AC磁路是开放的并且所述DC磁路是闭合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限流装置,其中所述AC磁路是开放的并且所述DC磁路是开放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限流装置,其中所述AC磁路是闭合的并且所述DC磁路是开放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限流装置,其中所述AC磁路是闭合的并且所述DC磁路是闭合的。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相限流装置,其中所述DC磁路包括围绕所述磁路的一个所述柱围绕的至少一个DC偏置线圈(34a,34b)。
7.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相限流装置,其中:
DC偏置柱在其相对柱的中间耦合至所述磁路;并且
所述至少一个DC偏置线圈(34a,34b)围绕所述DC偏置柱缠绕。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三相限流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DC偏置线圈(34a,34b)为超导线圈。
9.根据权利要求1到8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相限流装置,其中所述磁偏置装置包括永磁芯。
10.根据权利要求1到9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相限流装置,其中所述AC线圈缠绕不同匝数,以实现不对称磁阻抗。
11.根据权利要求1到10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相限流装置,其中所述AC线圈布置在所述柱的不同部分上,以实现不对称磁阻抗。
12.根据权利要求1到11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相限流装置,其中所述AC线圈具有不同的线圈几何形状,以实现不对称磁阻抗。
13.根据权利要求1到12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相限流装置,其中与不同相相关的至少两个所述AC线圈至少部分交叠。
14.根据权利要求1到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相限流装置,其中至少一个相应去耦合回路缠绕在每个AC电路柱上,以便至少部分抑制所述AC线圈之间的通量传输,并且从而控制AC线圈之间的交互磁阻抗。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三相限流装置,其中所述去耦合回路用作短路线圈。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三相限流装置,其中所述去耦合回路连接至可变外部负载。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三相限流装置,其中去耦合线圈被构建为允许在使用期间改变它们的匝数和/或截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相限流装置(30),包括:
单个磁芯(31),形成用于至少一个DC偏置电路生成的通量的闭合磁路,所述DC偏置电路适合在正常和适当超载状态下将两个相对柱(33a,33b)保持为饱和状态,以及
三个AC线圈(35R,35S,35T),每个所述AC线圈用于相应相(R,S,T)并且围绕所述磁芯(31)的所述两个柱(33a,33b)缠绕,使得所述磁芯表现为用于AC电流引起的通量的开放磁路,并且在正常和适当超载状态下提供低阻抗;
所述AC线圈设置在所述饱和芯(31)上,使得对于在三相的任意组合中同时短路至地的情况,AC电流引起的磁场使得所述相应柱(33a,33b)或所述相应柱一部分不再饱和,从而所述相应AC线圈的阻抗自动增加以提供所需的限流能力。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DC偏置电路包括缠绕在所述磁芯(31)的一个或多个柱(32a,32b)上的至少一个DC偏置线圈(34a,34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尔伊兰研究与发展有限公司;里克尔制冷和真空系统有限责任合伙公司,未经巴尔伊兰研究与发展有限公司;里克尔制冷和真空系统有限责任合伙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869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