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扩散膜及其制造方法、光扩散性偏振板以及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39074.6 | 申请日: | 201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3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羽场康弘;金玉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5/02 | 分类号: | G02B5/02;F21S2/00;F21V3/04;G02B1/11;G02B5/30;G02F1/1335;G02F1/13357;F21Y101/02;F21Y103/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蒋亭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散 及其 制造 方法 偏振 以及 液晶 显示装置 | ||
1.一种光扩散膜,具备基材膜和层叠在所述基材膜上且在透光性树脂中分散有透光性微粒的光扩散层,其中,
所述透光性微粒包含1种或2种以上重均粒径为0.5μm以上且小于6μm的第一透光性微粒和1种或2种以上重均粒径为6μm以上且15μm以下的第二透光性微粒,并且所述第一透光性微粒的重均粒径与所述第二透光性微粒的重均粒径之差为2μm以上,
所述光扩散层中的所述透光性微粒的含量相对于所述透光性树脂100重量份为22重量份以上且60重量份以下,
所述光扩散层的表面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为0.2μm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膜,其中,
所述光扩散层中的所述透光性微粒的含量相对于所述透光性树脂100重量份为25重量份以上且60重量份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扩散膜,其中,
通过0.125mm、0.5mm、1.0mm及2.0mm的光梳后得到的透射鲜明度之和为70%以上且180%以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扩散膜,其中,
所述透射鲜明度之和为70%以上且150%以下。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扩散膜,其中,
沿着从所述光扩散层侧的法线方向倾斜40°的方向而透射的激光的强度L2与从所述基材膜侧沿着光扩散膜的所述法线方向入射的波长543.5nm的激光的强度L1之比L2/L1为0.00008%以上且0.001%以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扩散膜,其中,
所述比L2/L1为0.0002%以上且0.001%以下。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扩散膜,其中,
总雾度为40%以上且70%以下,内部雾度为40%以上且70%以下,并且因所述光扩散层的表面形状而产生的表面雾度小于2%。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扩散膜,其中,
所述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为0.1μm以下。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扩散膜,其中,
所述表面雾度为1%以下。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扩散膜,其中,
还具备层叠在所述光扩散层上的防反射层。
11.一种光扩散膜的制造方法,其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扩散膜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
在所述基材膜上涂布分散有所述透光性微粒的树脂液的步骤、和
将模具的镜面或凹凸面转印到由所述树脂液形成的层的表面的步骤。
12.一种光扩散性偏振板,其中,具备:
至少具有偏光膜的偏振板、和
以所述基材膜侧与所述偏振板相向的方式层叠在所述偏振板上的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扩散膜。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扩散性偏振板,其由所述偏光膜与所述光扩散膜借助胶粘剂层贴合而成。
14.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依次设有背光装置、光偏转机构、背光侧偏振板、液晶单元和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光扩散性偏振板。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光偏转机构具有2片棱镜膜,所述棱镜膜在与所述背光侧偏振板相向的表面具备多个线性棱镜,
一个棱镜膜以其线性棱镜的棱线的方向与所述背光侧偏振板的透射轴大致平行的方式设置,另一个棱镜膜以其线性棱镜的棱线的方向与所述光扩散性偏振板的透射轴大致平行的方式设置。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
在所述背光装置与所述光偏转机构之间,还设有光扩散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907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阿维菌素水分散性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铁道车辆用气压式盘式制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