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梳针布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39183.8 | 申请日: | 201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2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F·亨宁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泰德勒和乌尔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19/10 | 分类号: | D01G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马江立 |
地址: | 德国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布 | ||
1.一种用于锡林辊、特别是用于圆梳的梳理针布,所述锡林辊用于纺织机械,特别是精梳机,该锡林辊可绕一旋转轴线(4a)旋转,该梳理针布
a)包括至少第一和第二锡林针板座区(2、3),所述第一和第二锡林针板座区沿锡林辊的旋转方向(4)顺序设置,并由沿旋转轴线(4a)方向并排设置的带有从根部(6)背离伸展的齿(7)的锯齿冲压件(5)形成;
b)其中如此改变在所述第一锡林针板座区(2)内的齿(7)的构造,使所述齿(7)的梳理作用逆所述旋转方向(4)加大,
其特征为:
c)如此构造在第二锡林针板座区(3)内的齿(7),使得在第二锡林针板座区(3)内的梳理作用小于沿逆旋转方向(4)观察第一锡林针板座(2)的末端处的梳理作用;
d)在第二锡林针板座区(3)内齿(7)的构造这样变化,使齿(7)的梳理作用逆旋转方向(4)减小。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梳理针布,其特征为: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锡林针板座区(2、3)之间的边界处,齿(7)的构造有变化。
3.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梳理针布,其特征为:所述第一锡林针板座区(2)包括多个锡林针板座(8)。
4.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梳理针布,其特征为:所述第二锡林针板座(3)只包括唯一一个锡林针板座(8)。
5.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梳理针布,其特征为:第一和第二锡林针板座区(2、3)总共包括多个锡林针板座(8),并且所有锡林针板座(8)均延伸经过同样大的针板座圆周角(W)。
6.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梳理针布,其特征为:所述锡林针板座(8)具有第一分锡林针板座(18)和沿旋转方向(4)设置在所述第一分锡林针板座(18)后面的第二分锡林针板座(19),其中在所述第一分锡林针板座(18)内的梳理作用比在所述第二分锡林针板座(19)内的高。
7.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梳理针布,其特征为:逆所述旋转方向(4)观察,所述第二锡林针板座区(3)构成所述梳理针布的末尾。
8.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梳理针布,其特征为:所述第一和第二锡林针板座区(2、3)一起在75°至115°范围内的针布圆周角上延伸。
9.按权利要求1至7之任一项所述的梳理针布,其特征为:所述第一和第二锡林针板座区(2、3)一起在145°至220°范围内的针布-圆周角上延伸。
10.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梳理针布,其特征为:为了提高在第一锡林针板座区(2)内的齿(7)的逆旋转方向(4)的梳理作用,采取至少一个下述构造措施,
-减小齿高(H),
-减小两个沿旋转轴线(4a)方向相邻的齿(7)之间的自由通道(D),
-减小两个沿旋转方向(4)相邻的齿(7)之间的齿距(T),
-加大齿啮合角(E),以及
-加大齿尖密度(Z)。
11.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梳理针布,其特征为;为了在第二锡林针板座区内实现与第一锡林针板座区(2)的末端相比减小的梳理作用,采取至少一个下述构造措施:
-加大齿高(H),
-加大在两个在旋转轴线(4a)方向相邻的齿(7)之间的自由通道(D),
-加大在两个在旋转方向(4)相邻的齿(7)之间的齿距(T),
-减小齿啮合角(E),以及
-减小齿尖密度(Z)。
12.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梳理针布,其特征为:为了在第二锡林针板座区(3)内实现与第一锡林针板座区(2)的末端相比减小的梳理作用,采用至少两个下述构造措施:
-加大齿高(H),
-加大在两个沿旋转轴线(4a)方向相邻的齿(7)之间的自由通道(D),
-加大在两个旋转方向(4)相邻的齿(7)之间的齿距(T),
-减小齿啮合角(E),
-减小齿尖密度(Z)。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泰德勒和乌尔两合公司,未经施泰德勒和乌尔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3918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起毛起球性人造皮革
- 下一篇:瓶体适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