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破坏用弹药筒、破坏装置和破坏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41186.5 | 申请日: | 201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5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佐佐木加津也;北嶋秀昭;阪本良;大西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42D3/00 | 分类号: | F42D3/00;E04G23/08;F42B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李雪春;武玉琴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破坏 弹药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破坏对象进行破坏的破坏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对混凝土构造物和岩石等破坏对象进行破坏的方法,公知的是利用非火药的破坏用物质的爆炸产生的冲击力。例如日本专利公报第3672443号(文献1)公开的破坏装置包括:用铜制成的金属细线;一对电极,用金属细线连接前端之间;作为破坏用物质的硝基甲烷;以及破坏容器,将它们收容在内部。在用破坏装置对破坏对象进行破坏时,把破坏容器插入破坏对象所形成的安装孔中,通过在短时间内把充电能量提供给金属细线,使硝基甲烷爆炸。在破坏装置中,利用金属细线熔融气化时的膨胀力和硝基甲烷的爆炸力,对破坏对象进行破坏。
然而,在文献1所示的破坏装置中,连接在电极上的金属细线使用铜线,为了使该金属细线熔融气化,通常需要使施加在电极上的电压超过3000V,使电流在5000A以上,成为高电压、大电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与具有铜制的金属细线的破坏装置相比,可以用低电压得到更大的破坏力。
本发明涉及在对破坏对象进行破坏的破坏装置中使用的破坏用弹药筒。破坏用弹药筒包括:破坏用物质,具有自身反应性;容器,收容所述破坏用物质;钨细线,配置在所述破坏用物质内;以及一对导线,前端连接在所述钨细线的两端上,另一端在所述容器外与电源装置连接。按照该结构,可以用低电压得到更大的破坏力。
在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中,钨细线是一根金属细线,或者是绞合在一起的两根或三根金属细线。更优选的是钨细线的长度在10mm以上、且120mm以下,断面积在0.03mm2以上、且0.13mm2以下。破坏用物质优选的是硝基甲烷。
本发明也涉及对破坏对象进行破坏的破坏装置和破坏方法。
参照附图并利用以下的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可以更清楚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其他目的、特征、方式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破坏用弹药筒的图。
图2是放大表示电极附近的图。
图3是表示放电冲击破坏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对破坏对象进行破坏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破坏后的破坏对象的图。
图6是表示破坏后的破坏对象的图。
图7是表示两种金属细线和碎片表面积之间关系的图。
图8是表示放电电压和碎片表面积之间关系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放电冲击破坏装置
2 弹药筒
3 布线
4 电容器
6 电源部
9 破坏对象
21 破坏容器
22 破坏用物质
23 电极
24 金属细线
31 放电开关
91 凹部
S10~S13 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破坏用弹药筒2的图。破坏用弹药筒2(以下简称为“弹药筒2”)用作对混凝土构造物、钢筋混凝土构造物、岩石、岩盘等破坏对象进行破坏。
弹药筒2包括:大体为圆筒形的破坏容器21,用塑料等制成;破坏用物质22,收容在破坏容器21内;一对导线23,插入到破坏容器21内;以及一根金属细线24,连接在一对导线23的前端部231上。导线23和金属细线24在破坏容器21内位于破坏用物质22内,导线23用绝缘管25覆盖。破坏容器21包括:容器主体211,在上部具有开口;以及盖部212,封闭容器主体211的开口,将容器主体211密封。
导线23贯通破坏容器21的盖部212,用盖部212固定在容器主体211内的位置上。图2是导线23的前端部231的剖面图。在前端部231上,利用作为压接端子的压接套管232的铆接,把金属细线24的端部固定在导线23上。
破坏用物质22不是火药,是具有自身反应性的物质,例如是在无氧环境下或低氧环境下可以燃烧的物质。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液体的硝基甲烷。金属细线24用钨制成,与导线23相比足够细。金属细线24的长度为30mm,直径为0.3mm(即,断面积为0.07mm2)。
在组装弹药筒2时,首先,在图1的导线23上安装破坏容器21的盖部212,利用铆接把金属细线24的端部固定在图2所示的导线23的前端部231和压接套管232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造船株式会社,未经日立造船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11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等待时间的对等体会话建立
- 下一篇:检查装置及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