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41451.X | 申请日: | 2010-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6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佐久间孝一;石川正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铃木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D05B63/00 | 分类号: | D05B63/00;D05B5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冯剑明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机 气体 运送 穿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特别是涉及用于在包缝机(縁かがリミシン)、双重环缝机、平缝机等的弯针中,利用加压气体自动地穿线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
背景技术
以前,在包缝机、双重环缝机、平缝机等中具有已知的一种气体运送穿线装置,其通过从插入弯针线的线导入部连结至弯针剑刃的弯针线导出口来连通的中空弯针线导件,利用供给到中空的弯针线导件内的加压气体的流动来运送弯针线。由此,不需要复杂的上线,可进行更有操作性的穿线,由此避免错穿线、线从中途露出、穿插好的弯针线与其他的线缠绕等这样的情况,可通过极简单的操作一次性完成穿线操作(参考专利文献1-3)。
现有技术文献
参考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许第2865470号公报;
专利文献2:JP特许第3355214号公报;
专利文献3:JP特许第4088504号公报(图15-图19)。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课题
在这样的气体运送穿线结构中,用于穿线的路径变得非常单一,穿线操作变得容易,不会发生缠线或断线的情况。
但是,在这样的气体运送穿线结构中,在进行线的穿插操作中,当将弯针线从线导入部插入的时候,不习惯于气体运送穿线的操作者仍不完全能十分确实地进行弯针线的线导入操作。
此外,在这样的气体运送穿线结构中,由于形成用于气体运送弯针线的加压气体的机构需要手动,故这样的穿插线的手工操作对于柔弱的女性操作者来说不但麻烦而且十分困难。
进一步,在这样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中,必须一边用一只手将止动块(定位销)向停止定位板按压,一边用另一只手通过手动旋转皮带轮将线缝形成装置锁定,同时连结穿线连结装置,因此,对于未精通缝纫机的不熟练操作者来说,难以使操作者理解该穿线装置的使用方法,同时使用两只手进行穿线操作十分麻烦,由此需要针对性的训练。
本发明为了解决这些难点,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其具有在线的穿插操作中,当将弯针线从线导入部插入的时,弯针线导入机构可确实地进行弯针线的线导入操作。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其可通过切换驱动线缝形成装置的缝纫机电机而动作的气体供给泵,来生成用于气体运送弯针线的加压气体,通过一次操作摸完成弯针的穿线作业。
进一步,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运送穿线装置,其可通过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可以单手完成弯针穿线切换操作。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弯针,其具有从弯针线入口到弯针剑刃线出口的中空结构;弯针线导入机构,其将导入到弯针中的弯针线插入;中空弯针线导件,其具有从弯针线导入机构延伸到弯针线入口的弯针线导出口;气体供给源,其通过将弯针线从弯针线导入机构至中空弯针线导件穿过,向弯针线导出口气体运送,进行弯针穿线,其中,弯针线导入机构具有:将弯针线插入的广口弯针线插入口以及与广口弯针线插入口连通的弯针线吸入区域;气体缓冲区域,其由气体供给源供给加压气体;弯针线导入管,其一端嵌合在弯针线吸入区域上,另一端连接在中空弯针线导件上,弯针线吸入区域和弯针线导入管连通在气体缓冲区域上,形成在弯针线吸入区域的下游部分上生成喷射气流的通气狭窄区域。
在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中,倾斜形成弯针线吸入区域的弯针线导出口端,防止在通气狭窄区域的下游侧发生涡流。
在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中,在狭窄区域的下游与弯针线吸入区域邻接的弯针线导入管内,形成节流部,降低节流部下游下游侧的压力,由此促进通气狭窄区域中的气体的流动,同时在弯针线吸入区域中产生负压,将弯针线吸入弯针线导入管中,通过中空弯针线导件向弯针的弯针剑刃线出口气体运送。
在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中,弯针线导出口和弯针线入口,以在弯针穿线时以及缝纫机缝制时,可分别自由设置接触或分离的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铃木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铃木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14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