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水供应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41467.0 | 申请日: | 201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3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富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富远 |
主分类号: | F24C13/00 | 分类号: | F24C13/00;F24C15/10;F24H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程殿军 |
地址: | 韩国仁川广域市桂阳区桂山***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水 供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水供应装置,具体是利用烹饪用汤锅中具备的热水管,将所生成热水单独储存到热水储罐中,供汤锅使用的热水供应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用气的加热装置采用的技术是,从引燃部发生的火焰烧热锅底而煮熟锅中的所含之物。
这种加热装置已经普及到各个家庭和餐厅等,而且至少具备一个以上的用气加热装置(燃气灶),用来烹饪食物。
但,传统的加热装置是通过烧热放置于其上部的锅的方式烹饪食物,而且利用此方式,从加热装置产生的能量无法全部输送到锅而降低能量效率。
为解决这些传统技术上存在的问题,韩国注册实用新型第20-389074号(2005、6、29注册)提供了一种“利用燃气灶废热的热水装置”。
图1是利用燃气灶废热的热水装置截面图。
如图1所示,利用燃气灶14废热的热水装置20由外壁4为隔热材料,流入的冷水被燃气灶14引燃部13所生成热烧热并保温储存之后排出的热水罐1;
由围绕燃气灶14引燃部13周围的圆形线圈形态形成,通过引燃部13火焰的热烧热水,两端部与所述热水罐1一侧的分别位于上、下部的流出口5和流入口6连接的线圈型管2。
安装在所述线圈型管2的两端部,线圈型管2中循环的水温降低到一定温度以下时,关闭所述流出口5和流入口6的恒温器3、3`组成。
所述线圈型管2是上下分成一定间隔分隔出缝7而形成多级结构,通过所述缝7向引燃部13火焰供应外部气体。
所述线圈型管2的各级插入上、下按一定间隔分隔形成插入孔12的多个支架8上,以支持各级之间形成的缝7。
燃气灶14是加热食物烹饪的器具,由引燃部13产生的火焰对盛有食物的容器15进行加热。
而且线圈型管2连接的水罐1是如图1所示,其一侧与供应低温水的冷水供应管10和在线圈型管2循环的同时达到高温之后的水排出的热水排出管11连接,
另一侧与线圈型管2连接形成由水罐1的水流出入的流出口5和流入口6。
其上部面是通过销与排气盖9结合,水罐1内的水烧热到一定温度以上,发生蒸汽,水罐1的压力升高,则所述排气盖9开放排放蒸汽而降低水罐1的压力,进而防止水罐1破损。
所述传统技术的热水装置20所采用技术,只是围绕引燃部13安装线圈型管2利用引燃部13火焰的热,以防止所述引燃部13的火焰热向外部散发,而且所述线圈型管2通过封闭线路与水罐1连接而使水循环烧热。
就是说,利用一个加热装置,对加热装置上放置的锅中食物进行烹饪,利用从加热装置发生的热,烧热与单独具备的热水罐连接的同时在加热装置的周围以线圈形式形成的热水管而生成热水加以储存。
利用所述结构的热水生成装置不是由加热装置发生的火花直接烧热水管,因此影响热水的生成效率。
而且如图1所示,还需要单独装配装置才能使用所生成热水。
餐馆等使用的加热装置是利用二档或者三档引燃部,烧热大容量锅,但餐馆等加热装置的火力比家庭用加热装置大,把锅烧热之后还会剩下相当量的能量,因而无法合理利用废热的能量。
发明内容
技术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用加热装置烧锅时的余热能量生成热水而提升加热装置的能量效率,以解决所述的传统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利用与加热装置连接的热水储罐储存热水,使汤锅按需使用储罐里的热水,由此节省为烹饪食物和烧饮用水所需的能量。
本发明又另一目的在于,使用密闭的热水储罐,使储存热水保持一定温度。
技术方案
为达到所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水供应装置,包括:汤锅加热部,具备烧热流入的冷水而生成热水的热水生成部;热水储存部,具备密闭型热水储罐,并用于储存由热水生成部生成的热水。
有益效果
本发明涉及热水供应装置可以利用加热装置烧锅时候的余热能量生成热水而提高加热装置的能量效率。
本发明是利用与加热装置连接的热水储罐储存热水,按需向汤锅补充热水而有效节省为烹饪食物和加热饮用水所需的能量。
另外,本发明使用密闭型热水储罐,使储存热水保持一定温度。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传统技术的利用燃气灶废热的热水装置截面图;
图2是本发明用于供应热水的烹饪用汤锅整体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热水加热管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热水加热管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富远,未经李富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14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料电池系统
- 下一篇:电机和包括该电机的记录盘驱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