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橡胶履带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41482.5 | 申请日: | 201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8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安孙子穰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主分类号: | B62D55/253 | 分类号: | B62D55/253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 履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橡胶履带,特别涉及如下一种橡胶履带:其具有驱动突起部和芯骨,该驱动突起部设置在履带主体的内周面上,并与链轮的齿相配合,该芯骨埋设于履带主体内。
背景技术
近年来,多使用如下橡胶履带:在履带主体的内周面上形成有驱动突起部,并在履带主体内埋设有芯骨,上述驱动突起部与安装在行驶机体的驱动轴上的链轮的齿相配合。
图3涉及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橡胶履带,是履带主体的局部概略侧视剖视图。但是,该图表示的是链轮的齿部与履带主体的驱动突起部相配合的状况。
以在履带主体10的宽度方向上延伸设置有多个芯骨12的翼部12a的形态,沿履带主体10的周向隔开预定的间隔而埋设在履带主体10中。在履带主体10的内周面侧、同时也是芯骨12和芯骨12之间,形成有凹部20。即,凹部20和芯骨12沿履带主体12的周向交替配置。在履带主体10的接地面E侧形成有横向花纹部26。
在芯骨12的履带主体10宽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分形成有向履带主体10的内周面侧突出的一对突起部12c、12c(也参照后述的图4),该一对突起部12c、12c被和履带主体10相同的橡胶构件覆盖,从而形成一对驱动突起部14、14。该驱动突起部14具有接受来自链轮30的齿部32的旋转按压力(驱动力)来驱动绕履带主体10旋转的功能、以及引导支重轮(未图示)的功能。
链轮30的齿部32以相等的间隔设置于链轮30的外缘上,并沿图3的箭头A所示的方向旋转。此外,如图3所示,形成在履带主体10上的凹部20的深度比被埋入芯骨12的深度稍浅。换言之,自接地面E至凹部20的底面20a的高度构成为稍高于自接地面E至芯骨12的底面22的高度。因而,在链轮30的齿部32向驱动突起部14施加旋转按压力时,齿部32也如上所述那样与此凹部20相配合,因此旋转按压力的一部分也施加到该凹部20上。
图4是履带主体的局部概略展开俯视图。上述凹部20在履带主体10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分处形成大致矩形。在图4中,用斜线表示凹部20的区域。该凹部20的橡胶履带宽度方向的长度成为一对驱动突起部14、14之间的整个长度。链轮30的齿部32配合于一对驱动突起部14、14、并且也配合于凹部20来施加旋转按压力(驱动力),齿部32的橡胶履带宽度方向的长度与凹部20的橡胶履带宽度方向的长度、或一对驱动突起部14、14之间的长度大致相同,因而,齿部32横跨形成在履带主体10的宽度方向中央部上的一对驱动突起部14、14。
此外,在一对驱动突起部14、14之间形成有突起部间平坦部18和隆起部16、16,该隆起部16、16形成在上述突起部间平坦部18的橡胶履带周向的两侧。利用该隆起部16增大齿部32和履带主体10的接触面积,能够降低齿部32作用下的表面压力。另外,在隆起部16与一对驱动突起部14、14之间形成有槽部36,这些槽部36为了避免泥、砂石等堵塞凹部20、一对驱动突起部14、14之间、即为了所谓的排泥而形成。此外,这些槽部36也为了以下目的而形成:在制造橡胶履带时定位芯骨12,或者在履带主体10卷绕于链轮30或惰轮(未图示)而导致橡胶构件产生变形时,防止在履带主体10的内周面的局部产生应变集中。另外,根据橡胶履带的使用环境等,可以不设置槽部36和隆起部16,该槽部36和隆起部16并不是必须的。图5以未设置有槽部及隆起部的履带主体的局部概略展开俯视图为例进行表示。
图6是履带主体的局部概略主视剖视图。但是,表示的是链轮30的齿部32配合于履带主体10的一对驱动突起部14、14而对驱动突起部14施加旋转按压力(驱动力)的状况。用W表示橡胶履带宽度方向上的施加有该驱动力的范围。由于对齿部32和芯骨12之间的橡胶构件作用较大的压缩力,因此构成履带主体10的橡胶构件容易产生应变。由此,设计成在链轮30的齿部32与驱动突起部14相配合时、齿部32和芯骨12之间的橡胶厚度较合适,以避免履带主体10的内周面损伤而耐久性容易劣化。
另外,在自接地面侧包围芯骨12并以环状存在于履带主体10的周向上的加强层(未图示)中埋设有钢丝帘线(未图示),在限制履带主体10沿周向的延伸的同时,基于自链轮30接受的驱动力使履带主体10顺畅地旋转。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787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普利司通,未经株式会社普利司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14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谷壳灰陶瓷坯料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纤维石膏生态木材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