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动盘/毂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41684.X | 申请日: | 201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8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沃尔夫冈·帕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克诺尔商用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12 | 分类号: | F16D6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李慧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制动盘/毂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为了将制动盘固定在毂上以及为了将在制动时产生的制动力矩传递到毂上并且进而传递到连接的车轮上,已知了彼此啮合的、齿形的形状配合件,其由设置在制动盘的内圆周上的支撑件和为了实现扭转止动的目的而和支撑件对应一致的、布置在毂的外圆周上的带动件组成。
一种这样的制动盘/毂连接器例如由DE 199 18 069 A1公开。
其中公开了一种制动盘/毂连接器,其中实现了将制动力矩由制动盘经过中间件传递到毂上,这些中间件具有两个流线型的、彼此平行延伸并且在功能位置上全平面彼此紧靠设置的支腿,带钢的折叠形成了这些支腿。一个对应的支撑件抵靠在其中一个支腿上,并且一个对应的带动件抵靠在另一个支腿上,分别在彼此背离的面上。
已经彻底证明了该结构的功能性。
持久存在的问题是将制动时产生的摩擦热量从制动盘上传递到毂上,由此至今已知了各种不同的可能性,然而这些可能性都具有缺点。
因此例如使用热绝缘的元件或相应的分离层。按照此类型的中间件然而也具有一定的绝缘效果,但是其基于无阻碍的热传递不令人满意。此外,通过多次温度过渡实现绝缘效果,更确切地说温度过渡是指从制动盘通过在设置两个支腿时形成的分界面到中间件以及从中间件到毂的过渡。相应地选择用于中间件的材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绝缘,在中间件中需要例如和不锈钢一样的相对小的热传导。
尽管基于该结构情况,如前所述,仅仅可以至少以经济上有意义的类型和方式在不令人满意的范围内减小热传输。
毂的就此来说存在相对高的热负载影响了制动盘/毂连接器总体上的使用寿命,并且还导致了功能和进而是和安全性相关的后果。
由WO 2005/088151A1公开了一种中间件,其中为了实现拆卸,通过轴向移动减小了支腿彼此之间的间距。此外在两个支腿上设置彼此对应的凸起部或凹陷部,取决于运行条件,污染物可以到达在凸起部或凹陷部中形成的中间腔中,污染物特别和摩擦热量相联系导致对紧靠的支撑件或带动件的烘烤,从而经常只能非常困难地实现拆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这种类型的制动盘/毂连接器这样改进,即以结构方面较低的投入使毂的热负载最小化,并且提高制动盘/毂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制动盘/毂连接器来实现。
支腿仅仅在部分区域中互相紧靠地设置、即不再是全平面的,由此使热传导减小一个主要因数,其中两个支腿的剩余支承面仅仅取决于出现的机械负载来确定尺寸。这样选择支承面的大小,即可以传递制动力而不使中间件可塑地变形。
如示出的,在支承面是总覆盖面的大约25%至40%时,则确保了相应的力传递。
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改进方案提出,两个支腿中任一个在其抵靠侧面上是流线型的,而紧贴的支腿在其对应的侧面上配有横向-或纵向连接片,这些连接片分别具有平坦的支承面,该支承面平放在另一个支腿的支承面上。自然,连接板的支承面在此位于一个平面中,从而确保了一个总支撑部。
背离支承面的侧面根据本发明设计为流线型的并且是全平面的,从而可以经过总的表面区域支撑各个支撑件或各个带动件,用于传递制动力。
通过构成外侧的表面的流线型并且全平面的设计,防止了在支撑件或带动件的、彼此面对的支承面和各个支腿之间积聚污染物或生锈,这在维护情况下可能使中间件非常难于拆卸。
代替提到的连接片,也可以考虑其它形式的部分支承面,其数量和尺寸基本上取决于需要传递的力。
如至今那样,可以将不锈钢用作中间件的材料,其中主要通过非切割成形来实现中间件的制造。
突出的部分支承面可以通过对附近的区域的冲压制成。
由于在此调整的材料挤出导致了延伸并且在冲压区域中导致支腿变宽,这在制造流程中可能有问题,因此以适合的方式采取相应的措施。
通过对待加工的支腿进行冲压使其变宽,这可能使得带钢在导向装置内部被夹紧,这种夹紧情况由此出现,即将待冲压的支腿在其长度上被切割地较细,从而可以使材料在冲压时延展,而不会有夹紧的危险。
通过在冲压过程和下面的变形过程之间预设材料缓冲件来实现对长度延展的补偿,其中例如使支腿在端侧弯曲成角度。
一个支腿仅仅在部分区域中抵靠在另一个支腿上,这不仅减小用于热传递的有效面积,而且也通过在两个部分区域之间构成的间隙得到较好的冷却效果,这是因为空气、也主要是行车风无阻碍地穿过而确保了有效的冷却,该冷却效果同样使相应部件的热负载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克诺尔商用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克诺尔商用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16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