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轻金属合金浸渍的石墨体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44064.1 | 申请日: | 2010-10-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9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A·赫尼格;K-H·劳克特;H-H·贝克;W·蒂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SGL碳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2 | 分类号: | C22C21/02;B22F3/26;C04B35/52;C25B11/1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柳冀 |
地址: | 德国威***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金属 合金 浸渍 石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轻金属合金浸渍的石墨体。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制备这种石墨体的方法及其作为金属零件放电加工的电极的应用。
所述的电火花烧蚀加工或放电加工(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EDM)是在工件和模具制造中用于在工件插入物和模型插入物内产生空腔的既定方法。然后特别的是,当需要高公差要求、高表面质量及金银丝细工形状(filigrane Geometrien)时或者当必需具有高硬度的模型插入物时,使用这种方法。
典型的使用领域是用于注塑零件的模具制造,所述注塑零件例如在汽车工业还有电子设备如移动电话、电视机,在玩具工业或者包装生产中使用。
为了生产铝注塑件和压力铸造件还借助电火花烧蚀制造模具。
然而,与模具制造的直接方法硬铣削相比,在放电加工(EDM)时必须制备电极。电极通常由铜或者石墨制成。由于石墨在烧蚀加工或铣削加工期间并没有因为热作用而受到影响(无变形),所以趋势显然倾向于石墨。
基本上区分为粗蚀和精蚀。对于铜制成的电极仅可能使用铜电解液。对于石墨制成的电极可以优化所述的工艺,因为可以在用于粗剥蚀、通用剥蚀和精剥蚀的石墨之间进行选择。相应的石墨通常被等静压压制,此处使用介于1-15μm之间的细粒度。用户能够根据在短时间内由模具蚀出多少材料,而为此选择特别适合用于粗蚀的石墨等级。如果目的是实现在最严格的公差情况下的高表面质量时,为此目的将使用用于所谓的“精蚀”的石墨等级。
特别是,所述的粗蚀也用在锻造行业。
这里石墨与硬铣削直接竞争。所述的模具可能是巨大的(曲轴、横拉杆、转向节等),因此也可以完全不绕道电极制造而是通过硬铣削以直接的方法生产。
如早已描述的,还存在具有较小粒度的用于精蚀的石墨等级。此处还为了整个范围的难以烧蚀的材料如硬质金属、耐蚀耐热铜合金(Ampcoloy)、高强度合金铍铜(Mouldmax)、铬镍铁合金(Inconel)和钛合金,已经将石墨用铜浸渍。
电火花烧蚀加工的原理如下:
电极材料和工件如此放入加工位置,使得这两者相互不接触。保持存在间隙,其填充有绝缘液体电介质。现在,在工件和电极上通上电流(通常电极为正极)。如果这时所述的间隙很小,则进发出火花。人们称之为“放电”。通过所生成的热,金属蒸发且留下凹坑。这时持续放电,如此自然产生许多凹坑,以及与此同时的材料缺损。整个放电过程显然复杂得多而且存在着许多影响因素如脉冲持续时间、间歇时间、电流强度、电压、填充系数、要达到的最终表面()等等。
由文献JP 2004-209610已知用于金属零件放电加工的电极材料,其由碳复合材料构成,该碳复合材料包含具有至少10%或更多硅含量的铝合金。为了实现熔点降低以及降低熔渗温度,铝合金里10%及更多的硅含量被认为是必要的。此外,碳化铝(Al4C3)的形成是有益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体,其用铝合金浸渍,硅含量低于10%并且其适合用作金属零件放电加工的电极。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制备这种石墨体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目的通过一种石墨体解决,其在由平均粒径介于3~20μm范围内的石墨粒子组成的基体中包含10~20体积%的铝合金并且具有2.00~2.3g/cm3的密度,120~160N/mm2的抗弯强度,250~330N/mm2的抗压强度,10.0×103~40×103N/mm3的弹性模量以及70~140W/mK如70~100W/mK的导热系数,所述铝合金含有5~9.9质量%的硅、0.05~5.0质量%的铜、0.5~1.5质量%的铁、0.25~1.0质量%的锰、0.10~1.5质量%的锌和0.05~0.35质量%的钛。
本发明其他有利的实施方案体现在权利要求2至7中。
本发明将进一步举例说明如下。
实施例1
石墨体由粒度分布为d50=10μm的合成石墨与粘合剂通过等静压压制和随后的碳化以及非氧化性条件下的石墨化制成。用轻金属合金的浸渍通过将石墨坯件预热至工件温度以与热膨胀系数匹配,以及通过浇铸入待熔渗的碳体内部的合金注入来进行。此处所述的温度应该选择为相当于所使用的合金的熔融温度+5℃。模具中特定的内部压力为>1500bar。其根据下表内所示的大小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GL碳股份公司,未经SGL碳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40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