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熔融金属制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44555.6 | 申请日: | 2010-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5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铁本理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
主分类号: | C21B13/10 | 分类号: | C21B13/10;C21B13/12;F27B3/02;F27B3/08;F27B3/22;F27D7/02;F27D11/0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熔融 金属 制造 装置 | ||
1.一种熔融金属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具有电加热机构的固定式非倾动型电炉的炉上部连接有废气通道和原料装入滑槽,并且,
所述原料装入滑槽设置在炉宽度方向的一端部,而所述电加热机构以被该电加热机构加热的电加热区域存在于炉宽度方向的另一端部的方式设置,且在炉上部设有二次燃烧器,
预先从所述原料装入滑槽将碳材和/或块状金属原料向炉内装入规定量,而形成具有从所述炉宽度方向的一端部朝向所述电加热区域的下降斜度的斜面的原料填充层,
接着,从所述原料装入滑槽将块状金属原料连续或间歇地装入,在所述原料填充层的斜面上形成块状金属原料层,
然后,利用所述电加热机构进行电加热,使所述块状金属原料层的下端部附近的块状金属原料顺序熔融,由此在炉内形成熔融金属层和熔渣层,并且,使所述块状金属原料层沿着所述原料填充层的斜面下降,同时从所述二次燃烧器向比所述块状金属原料层靠上方的炉内空间部吹入含氧气体,使从所述块状金属原料层产生的含CO气体燃烧,利用其辐射热对所述块状金属原料层进行加热还原,从而制造熔融金属,
在所述熔融金属制造装置中,所述炉上部具备从所述炉宽度方向的一端部朝向所述炉宽度方向的另一端部整体成为下降斜度的部分即倾斜的炉上部。
2.一种熔融金属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具有电加热机构的固定式非倾动型电炉的炉上部连接有废气通道和原料装入滑槽,并且,
原料装入滑槽分别设置在炉宽度方向的两端部,而所述电加热机构以被该电加热机构加热的电加热区域存在于炉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的方式设置,且在炉上部设有二次燃烧器,
预先从设置在所述炉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的原料装入滑槽将碳材和/或块状金属原料向炉内装入规定量,形成具有从该炉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朝向所述电加热区域的下降斜度的斜面的原料填充层,
接着,从设置在所述炉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的原料装入滑槽将块状金属原料连续或间歇地装入,在所述原料填充层的斜面上形成块状金属原料层,
然后,利用所述电加热机构进行电加热,使所述块状金属原料层的下端部附近的块状金属原料顺序熔融,由此在炉内形成熔融金属层和熔渣层,并且,使所述块状金属原料层沿着所述原料填充层的斜面下降,同时从所述二次燃烧器向比所述块状金属原料层靠上方的炉内空间部吹入含氧气体,使从所述块状金属原料层产生的含CO气体燃烧,利用其辐射热对所述块状金属原料层进行加热,从而制造熔融金属,
在所述熔融金属制造装置中,所述炉上部具备从所述炉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朝向所述炉宽度方向的中央部整体成为下降斜度的部分即倾斜的炉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熔融金属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倾斜的炉上部为斜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熔融金属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倾斜的炉上部为台阶状。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熔融金属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倾斜的炉上部的倾斜角度为[所述块状金属原料的崩溃角-15°]以上[所述块状金属原料的静止休止角+15°]以下的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熔融金属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电加热机构是从所述炉上部插入到炉内的电极,且所述二次燃烧器向所述倾斜的炉上部安装的安装角度是使从该二次燃烧器吹入的含氧气体的流动远离所述电极的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熔融金属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二次燃烧器的气体吹入部的结构以由该二次燃烧器吹入的含氧气体成为绕该二次燃烧器的轴进行回旋的回旋流的方式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熔融金属制造装置,其中,
在所述固定式非倾动型电炉的炉底部与所述块状金属原料层的表面之间的炉内,设有用于机械性地解除该块状金属原料层的卡挂的冲击产生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熔融金属制造装置,其中,
所述冲击产生装置由具有沿着炉长度方向的旋转轴的轴部、和在该轴部的表面上突出设置的粉碎构件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未经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455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散化板壳结构的建模方法
- 下一篇:聚烯烃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