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天线端口模式和发射模式转换的无线通信设备、基站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44622.4 | 申请日: | 201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0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今村公彦;约翰·M·科沃斯基;萨严坦·乔杜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W88/02 | 分类号: | H04W88/02;H04W16/28;H04W52/02;H04W72/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波波 |
地址: | 日本国大阪府大阪市阿倍野***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天线 端口 模式 发射 转换 无线通信 设备 基站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天线模式部分,从多天线端口模式自主转换为单天线端口模式;以及
发射部分,隐式地向基站通知所述自主转换或者显式地发信号通知从多天线端口模式到单天线端口模式的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天线模式部分在被基站配置为多天线端口模式之后定义的时段后,返回单天线端口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如果基站指示无线通信设备转换为多天线端口模式和无线通信设备自主转换为单天线端口模式之间的循环模式发生了定义的次数,则天线模式部分停止自主转换为多天线端口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无线通信设备处于使用开环发射分集方案的发射分集模式,其中,在无线通信设备处使用的天线端口加权矢量取决于参数x,以及无线通信设备从多天线端口模式自主转换为单天线端口模式包括无线通信设备自主选择x的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天线模式部分执行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过程,所述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过程包括:
确定每个分量载波的总发射功率;以及
向每个天线分配发射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响应于无线通信设备观察到大的天线增益失衡,无线通信设备自主选择x的值,以转换为单天线端口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响应于无线通信设备确定其当前电池状态为低电量,无线通信设备自主选择x的值,以转换为单天线端口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开环发射分集方案从由以下构成的组中选择:空频块编码、空时块编码、频率选择性发射分集和循环延迟分集。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天线端口加权矢量是x和中的至少一个。
10.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设备上进行天线端口模式和发射模式状态转换的方法,包括:
从多天线端口模式自主转换为单天线端口模式;以及
隐式地向基站通知所述自主转换;或者
显式地发信号通知从多天线端口模式到单天线端口模式的转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隐式地向基站通知所述自主转换包括:
即使向无线通信设备分配了多个码,也仅在一个码上发送探测参考信号传输。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隐式地向基站通知所述自主转换包括:
即使向无线通信设备分配了多个正交资源,也仅使用一个正交资源来进行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发射。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隐式地向基站通知所述自主转换包括:
在单天线上发送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执行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过程,所述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过程包括:
确定每个分量载波的总发射功率;以及
向每个天线分配发射功率。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每个分量载波的总发射功率包括:
基于在每个分量载波中针对PUCCH分配的正交资源的数目,确定针对每个分量载波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总发射功率。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行链路发射功率控制过程还包括:
确定是否丢弃至少一个物理信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是否丢弃至少一个物理信道包括:
将预计发射功率与最大发射功率比较;以及
如果预计发射功率超过最大发射功率,则根据定义的物理信道优先级,丢弃至少一个物理信道。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无线通信设备是处于单天线端口模式还是多天线端口模式,来向每个天线分配发射功率。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无线通信设备的功率放大器配置,来向每个天线分配发射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462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