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且顺从的贴附式泵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45906.5 | 申请日: | 201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3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G·瑟尔;K·克纳普;P·斯库特尼克;A·皮特里;D·内尔逊;P·布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董敏 |
地址: | 美国新***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顺从 贴附式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整体上涉及可穿戴且自容纳药物的输注装置,所述输注装置设置在周全、柔性且顺从的壳体中以用于向使用者提供更大的舒适性、便捷性、使用的容易性以及吸引力。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水平(其由于胰岛素的产生、胰岛素的作用、或这两者的缺陷而造成)为标志的一组疾病。在美国有2360万人或8%的人口患有糖尿病。自从2005-2007年的时间段以来,糖尿病的总发病率已经增加13.5%。糖尿病能够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和过早死亡,但存在可用于糖尿病患者的知名产品以帮助控制疾病和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案包括特定的饮食、口服药物和/或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治疗的首要目标是控制病人的血糖(糖分)水平以提高无并发症生活的机会。但是,在兼顾其他生活需求和状况的同时达到良好的糖尿病治理并不总是容易的。
目前,存在两种主要的用于治疗I型糖尿病的日常胰岛素治疗模式。第一模式包括注射器和胰岛素笔,其在每次注射(典型地为每天三至四次)时需要针扎,但是使用简单并且成本较低。另一种用于治理糖尿病广泛采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使用胰岛素泵。胰岛素泵能够基于使用者的单独需求通过连续输注胰岛素而帮助使用者将他们的血糖水平保持在目标范围内。通过使用胰岛素泵,使用者能够使他们的胰岛素治疗匹配于他们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匹配于胰岛素注射如何对他们进行作用。
常规胰岛素泵能够通过置于皮肤下面的导管每天24小时输送快速或短时作用的胰岛素。胰岛素的剂量典型地以基础速率且以单次剂量实施。基础胰岛素24小时连续输送,并且尽力在饮食之间和夜里将一个人的血糖水平保持在一致的范围内。一些胰岛素泵能够对胰岛素的基础速率进行编程以根据白天和黑夜的不同时间进行变化。单次剂量典型地在使用者进食时实施,并且通常提供单次另外的胰岛素注射以平衡所消耗的碳水化合物。一些常规胰岛素泵容许使用者根据所消耗饮食的量或类型对单次剂量的量进行编程。常规胰岛素泵还容许使用者获取校正或补充的胰岛素单次剂量以在使用者计算饮食剂量时补偿低血糖水平。
常规胰岛素泵比其他糖尿病治疗方法具有很多优点。胰岛素泵随着时间而不是在单次注射中输送胰岛素,并且由此典型地导致在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的血糖范围内较少发生变化。常规胰岛素泵减小病人必须忍受的针扎次数,并且对于使用者而言使糖尿病的治理更容易且更有效,由此显著地提高使用者的生活质量。但是,胰岛素泵可能笨重且使用繁琐,并且典型地比其他治疗方法更昂贵。从生活方式的角度来看,常规的泵、管件和输注装置对于使用者而言是不便和麻烦的。
胰岛素治疗的新进展提供了“可穿戴式”药物输注装置,例如贴附式泵,其比常规胰岛素泵在成本上更低并且在某种程度上使用更方便且更舒适。这些装置中的一些意为局部或全部一次性的,并且在理论上提供了很多常规胰岛素泵具有的优点、而没有常规胰岛素泵的初始高成本和不便性。但是,常见的贴附式泵仍未向使用者提供最大的舒适性和便利性以使其本身被更广泛地使用。典型的贴附式泵仍然较重且体积较大,并且通常构造为具有容纳刚性部件的刚性壳体,由此导致使用者在长时间使用后的不适。这些贴附式泵往往对于儿童、小个子妇女和老人而言是特别不舒服的,对于他们而言较大的贴附式泵是不理想的。另外,常见贴附式泵的构造阻止贴附式泵被轻易地掩盖并且限制了在使用者的身体上可以穿戴贴附式泵的位置数量。
因此,存在对于如下更周全的药物输注装置的需求:其具有改进的便捷性、舒适性和可穿戴性,使得更多的使用者可能受益于这些装置所提供的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至少解决上述问题和/或缺点,并且至少提供下述优点。因此,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更周全、柔性且顺从、可穿戴的药物输注装置以用于在使用这种装置时提高使用者的便捷性和舒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克顿·迪金森公司,未经贝克顿·迪金森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59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