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门框构造以及车辆的门框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46319.8 | 申请日: | 2010-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8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福井胜久;武藤正;野田敦郎;横田一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木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分类号: | B60J5/04;B60J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门框 构造 以及 制造 方法 | ||
1.一种车辆的门框构造,具有:保持能够升降的门玻璃的上缘部的上窗框部、保持该门玻璃的侧缘部的侧窗框部、以及上窗框部与侧窗框部的边界的拐角部,所述车辆的门框构造的特征在于包括:
框体,该框体具有与所述门玻璃的缘部相对向的玻璃对向部、位于该玻璃对向部的车外侧的图案设计部、位于玻璃对向部的车内侧的筒状部,通过将所述筒状部从上窗框部向侧窗框部形成一定截面,同时将所述拐角部进行弯曲加工,从而构成从所述上窗框部至侧窗框部连续的一构件;
外装饰构件,该外装饰构件从车外侧覆盖所述框体的上窗框部和侧窗框部的各自的图案设计部,具有比该框体的图案设计部向门框的内周方向突出并且向车内侧折回的内侧突出部;以及
玻璃导向部,该玻璃导向部具有凹状截面,由所述框体的玻璃对向部形成底部,通过所述框体的图案设计部和所述外装饰构件的内侧突出部形成车外侧的侧壁,通过所述框体的筒状部形成车内侧的侧壁,所述门玻璃的缘部进入该两侧的侧壁之间;
使所述外装饰构件的内侧突出部向门框内周方向的突出宽度在长度方向的至少一处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门框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装饰构件的内侧突出部向门框内周方向的突出宽度在侧窗框部大于在所述上窗框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门框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装饰构件的内侧突出部通过在位于车外侧的图案设计面区域与车内侧的折回区域之间夹住所述框体的图案设计部的折边部而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门框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装饰构件的内侧突出部通过车内侧的折回区域与位于车外侧的图案设计面区域相对向的空折边部而形成。
5.一种车辆的门框制造方法,所述车辆的门框具有:保持能够升降的门玻璃的上缘部的上窗框部、保持该门玻璃的侧缘部的侧窗框部、以及上窗框部与侧窗框部的边界的拐角部,所述车辆的门框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将至少具有从所述上窗框部到侧窗框部的长度的金属板形成为包括与所述门玻璃的缘部相对向的玻璃对向部、位于该玻璃对向部的车外侧的图案设计部、以及位于玻璃对向部的车内侧的筒状部的一定截面形状的直线状构件之后,在所述拐角部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从所述上窗框部至侧窗框部连续的框体,
利用外装饰构件从车外侧覆盖所述框体的上窗框部和侧窗框部的各自的图案设计部,
在所述外装饰构件上,以使向门框内周方向的突出宽度在长度方向的至少一处不同的方式,形成比框体的图案设计部向门框的内周方向突出并向车内侧折回的内侧突出部,通过该外装饰构件的内侧突出部、所述框体的图案设计部、筒状部以及玻璃对向部,形成所述门玻璃的缘部能够进入的凹状截面的玻璃导向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木工业株式会社,未经白木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631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