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送轮胎状态相关信息的发送装置以及轮胎状态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46544.1 | 申请日: | 201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2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金成大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C23/00 | 分类号: | B60C23/00;B60C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吴京顺;任晓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送 轮胎 状态 相关 信息 装置 以及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置在轮胎空洞区域内、用来发送有关轮胎状态的轮胎信息的发送装置以及判断有无轮胎异常的轮胎状态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为提高轮胎耐久性、耐磨损性、燃料消耗率或者提高乘坐舒适度、以及操纵性能,需要对车辆上安装的轮胎的气压进行检查管理。为此,现已提出各种监测轮胎气压的系统,该系统通常会检测安装于车轮上的轮胎的气压信息,并将发送该信息的发送装置安装在各车轮的轮胎空洞区域内,通过发送装置取得各轮胎的气压信息,从而对轮胎气压进行监测。
另一方面,在轮胎爆胎时,常使用注入于在轮胎和轮辋之间的轮胎空洞区域内的爆胎修改剂。由于该爆胎修理剂为液体,所以在爆胎修理剂注入于轮胎空洞区域内时,不仅在面对轮胎空洞区域内的轮胎内表面,而且设置在轮胎空洞区域的上述发送装置上也会附着爆胎修理剂,有时爆胎修理剂会固化而封堵形成在发送装置上的开口部,存在给气压的测量带来影响的问题。
对于该问题,提出了能够防止来自检测用连通部的异物的侵入而保持正常检测状态的车轮状态检测装置(日本特开2008-62730号公报)。
具体地说,在车轮状态检测装置的TPMS(轮胎气压监测系统,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阀中,设置有设于壳体的使连通孔开闭的连通部开闭机构。在爆胎修理时,防止该爆胎修理剂通过连通孔进入到检测空间。该连通部开闭机构由包括盖体和螺旋扭转弹簧的机械机构构成,通过作用于车轮的离心力而自动地使连通孔开闭。
而且,还提出有在使用爆胎修改剂修改爆胎后,能够给乘车者告知之后轮胎气压可能会下降的轮胎气压监测系统以及轮胎气压传感器单元(日本特开2007-196834号公报)。
具体地说,轮胎气压监测系统设置在车辆的各轮胎上,其包括:传感器单元,具有气压传感器和发送器;接收器,接收来自该传感器单元的无线电波;控制ECU,在各轮胎的气压达到阈值以下时,发出警报。在该系统中设有:爆胎判断装置,判断各轮胎的爆胎情况;爆胎修理剂使用判断装置,在判断为爆胎后,对于是否已使用爆胎修理剂对爆胎进行了修理的情况进行判断,在判断为对爆胎已使用爆胎修理剂进行了修理时,所述控制ECU即使当来自所述气压传感器的轮胎气压值为正常值也会继续发出警报。
发明内容
在日本特开2008-62730号公报所记载的装置的连通部开闭机构由于是由包括盖体和螺旋扭转弹簧的机械机构构成,所以存在装置自身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在日本特开2007-196834号公报所记载的系统和单元中,不清楚使用爆胎修理剂对轮胎进行修理后所测量的轮胎气压的信息是否正确,因此,在爆胎修理后,无法判断有无轮胎异常。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使用爆胎修理剂对爆胎进行修理后也依然能够适当地检测轮胎气压信息等轮胎信息并将其发送的发送装置以及判断有无轮胎异常的轮胎状态监测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式,设置有一种发送装置,其设置在轮胎空洞区域内,用来发送有关轮胎状态的轮胎信息。该装置包括:传感器,将填充在被轮胎和轮辋包围的轮胎空洞区域的气体的状态作为轮胎信息进行检测;发送器,将所检测的所述轮胎信息以无线方式进行发送;框体,具有包围所述传感器和所述发送器的壁,且具有通过所述壁从所述轮胎空洞区域区分的内部空间。所述框体上设有贯通所述壁的多个贯通孔。所述多个贯通孔包括通过部件的阻挡使所述轮胎空洞区域和所述框体的内部空间之间呈非连通的非连通贯通孔,以及所述轮胎空洞区域和所述框体的内部空间之间连通的连通贯通孔。所述非连通贯通孔为通过去掉所述部件来连通所述轮胎空洞区域和所述框体的内部空间之间的孔。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式,设置有一种发送装置,其设置在轮胎空洞区域内,用来发送有关轮胎状态的轮胎信息。该装置包括:传感器,将填充在被轮胎和轮辋包围的轮胎空洞区域的气体的状态作为轮胎信息进行检测;发送器,将所检测的所述轮胎信息以无线方式进行发送;框体,具有包围所述传感器和所述发送器的壁,且具有通过所述壁从所述轮胎空洞区域区分的内部空间。所述框体上,为了连接所述内部空间和所述轮胎空洞区域之间,至少设有一个贯通所述框体的所述壁的贯通孔,所述框体上进一步设有贯通孔生成装置,该贯通孔生成装置包括从所述框体的面上突出的突起,以及设置在所述框体的壁的与所述突起相反的一侧、与所述突起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上、与周围相比所述壁的厚度薄的薄壁部。于是,通过所述突起被折断来在所述薄壁部的位置上生成贯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横滨橡胶株式会社,未经横滨橡胶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65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