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摸面板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46662.2 | 申请日: | 201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5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南东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东植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摸 面板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摸面板传感器,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准确感知身体一部分的触摸位置的触摸面板传感器。
背景技术
图1是用于说明现有触摸面板传感器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现有触摸面板传感器1由下部绝缘板10及上部绝缘板20离开预定间隔接合而成。在下部绝缘板10与上部绝缘板20的相向面上,分别相互垂直地排列着下部ITO电极30和上部ITO电极40,具体而言,下部ITO电极30在下部绝缘板10的上面从左侧至右侧排列,上部ITO电极40在上部绝缘板20的底面从上侧至下侧排列。
所述触摸面板传感器1在相互交叉地配置的下部ITO电极10与上部ITO电极20的各个交叉点,存在与各交叉点的面积对应的预定的静电容量,即电容值,如果身体一部分接近,则配置于上部的上部ITO电极20面积再加上身体一部分的面积,电容值将会变更。
此时,其宽度比下部ITO电极30相对较窄的上部ITO电极20,可以用作间歇性地提供电流的驱动电极(drive line),就下部ITO电极30而言,当向上部ITO电极20供应电流时,根据身体一部分是否接近,下部ITO电极30与上部ITO电极20的电容值发生变化,下部ITO电极30可以用作测量由此发生的输出信号,即,电流值的差异的传感电极(sense line)。
另一方面,就下部ITO电极20而言,由于其宽度比上部ITO电极40相对较宽,因此,即使其长度稍长,也可以调节成具有使间歇性传递的输入信号或输出信号能够充分传递给外部控制部的电阻值。其中,控制部起到的作用,是把输入信号输入下部ITO电极20或上部ITO电极40中的某一侧,由从另一侧输出的输出信号感知身体一部分的接触位置。
不过,由于上部ITO电极40为使在交叉点发生电容值的变化,其宽度形成得窄于下部ITO电极20,所以,其长度越长,越可能发生电阻值的急剧上升。因此,难以把上部ITO电极40形成得较长,因而触摸面板传感器1的整体面积会有限制。
具体而言,由于电阻值与面积成反比,与其长度成正比,所以,就一般利用ITO、IZO、碳纳米管形成的电极而言,在电极的宽度与对应于电极延长方向的长度按相同比率增加的情况下,具有类似的电阻值。即,在电阻体的宽度相同的情况下,其长度越增加,电阻值将会越增加。
考虑到这一点,如果使下部ITO电极20的宽度大约为5mm,上部ITO电极40的宽度为300μm左右,应用于普通便携终端使用的具有数英寸(inch)左右屏幕尺寸的显示器,则上部ITO电极40具有数百Ω左右的电阻值。
另一方面,为降低ITO的电阻,虽然可以增加ITO的厚度,但在这种情况下,存在透过度低下的问题,在其宽度制作得低于所述300μm的情况下,随着长度增加,会发生电阻值增加过大的问题。例如,ITO具有约400Ω/cm2的标准表面电阻值,碳纳米管具有约400Ω/cm2的标准表面电阻值,当利用它们形成宽300μm、长6cm的透明电极时,则分别具有200Ω及250Ω的高电阻。
另外,考虑到与下部ITO电极20相互作用而发生的电容值变化,为减小上部ITO电极40的电阻值而其将宽度加宽的作法也是有限的,因此,存在无法将其宽度扩大得比下部ITO电极20的宽度更宽的制约,进一步而言,如果加宽其宽度,还会发生被外部看到的问题。
另外,用于制造所述触摸面板传感器1透明电极的ITO及IZO,其电阻比金属高,因此,由于提供给触摸面板传感器1的输入信号以及因变更的电容值而发生的输出信号损失,触摸面板传感器1的灵敏度会大幅下降。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摸面板传感器,为认知身体一部分的接触而配置于触摸面板传感器中的电极,其电阻值随着长度的增加而增加,触摸面板传感器的面积因此而受到限制,本发明的触摸面板传感器能够使这种限制实现最小化。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摸面板传感器,不受因用于感知身体一部分的接触位置的电极本身电阻引起的信号损失的较大影响,具体而言,电容值因身体一部分接触而变更,引起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变化,本发明的触摸面板传感器只利用该变化认知触摸点,因而灵敏度卓越。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示例性的一个实施例,触摸面板传感器位于显示器上,感知对象体的接触位置,其包括:透明电极,为多个,配置于显示器上部,向一个方向整齐地排列;以及金属电极,为多个,由电阻值低于透明电极的金属材料形成,以与透明电极交叉地整齐排列而形成与多个透明电极交叉的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东植,未经南东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66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器件
- 下一篇:无损液体渗透检验过程的完整性验证试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