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药草提取物预防或治疗牙周病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46663.7 | 申请日: | 201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5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渔津;韩昌均;辛荣埈;文晓进;李钟旭;李泰厚;李刚真;林康铉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国安国药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K36/718 | 分类号: | A61K36/718;A61K36/39;A61P1/02;A23L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胡洪慧;张广育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药 提取物 预防 治疗 牙周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牙周病(periodontal disease)的组合物,其中包括黄连(Coptidis Rhizoma)提取物或者黄连和牵牛子(Pharbitidis Semen)的混合提取物作为活性成分;黄连提取物或黄连和牵牛子的混合提取物作为活性成分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牙周病的用途;以及一种通过给予黄连提取物或黄连和牵牛子的混合提取物来预防和/或治疗牙周病的方法。黄连提取物或黄连和牵牛子的混合提取物具有激发抗炎作用、成骨细胞分化和牙槽骨再生以及阻止牙槽骨损坏的活性。
背景技术
牙周组织由牙槽骨、牙周膜和牙龈(齿龈)组成。牙槽骨牢固地连接于颌骨的基骨上,为与牙根相邻的2-3mm区域,但是通常全为包括上牙槽骨在内的硬质组织。牙槽骨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矮,有时会暴露牙根。牙齿脱落也会导致牙槽骨丢失。牙槽骨和牙齿是通过牙周膜连接到一起的,牙周膜是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平均厚度为0.2mm。牙槽骨可以缓冲和分散咀嚼时的压力,并且将牙齿的感觉通过牙周膜传递到牙槽骨。牙周膜是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层,其结构用于骨重塑并适应压力,而不损失整个纤维的结构和功能。牙周膜中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移动到邻近的组织。该细胞移动到牙槽骨用于骨重塑,并移动到牙齿以通过不断地形成胶原纤维紧紧地固定牙齿。
牙龈是可从外面可以看到的口腔中支撑组织的一部分,通常也是疾病(牙龈炎)的起点。当该疾病扩散到支撑组织时,牙根表面和与牙齿周围的骨组织连接的牙周膜就会被破坏,并引起随后的牙槽骨损坏,从而引起牙周病。
牙周病和龋齿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其临床症状包括牙龈出血、舌肿、形成牙周袋、附着龈丢失、牙槽骨损坏和口臭,牙周病是牙齿脱落的一个主要原因(Ali,R.W.et al.,J.Clin.Periodontol.1997,24,830-835;Socransky,S.S.et al.,J.Clin.Periodontol.1998,15,440-444)。牙周病是一种常见的由炎症引起的慢性病,大约10%至60%的成年人有处于各种不同诊断阶段的牙周病(Xiong,X.et al.,BJOG.2006,113,135-143;Albandar,J.M.and T.E.Rams,Periodontol.2000,2002,29,7-10)。
牙周病的类型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在牙龈炎中,软组织和牙龈中有炎症;在牙周炎中,牙周膜支撑组织、牙槽骨、牙骨质龋和软组织损坏(Kinane D.F.,Periodontol.2000,2001,25,8-20)。牙周病可以引起牙齿脱落,是一种细菌感染所致疾病,是由共存于被称为牙斑的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及其引起炎症的分泌物引起的(Feng,Z.,and A.Weinberg,Periodontol.2000,2006,40,50-76)。
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当牙槽骨因先天或者后天因素弱化时,就会引起诸如牙 周炎或牙槽骨软骨发育不良(alveolarosteochondrodyslpasia)等牙周病。上述的牙槽骨软骨发育不良会因牙槽骨质疏松、牙槽骨软化症和牙槽骨损失等从而引起牙齿脱落。牙槽骨可通过重塑来维持自身,所述重塑包括成骨细胞的骨形成和破骨细胞的骨溶解。这一代谢过程是受到激素系统和局部因素控制的,并且当骨溶解超过骨形成导致骨量下降到低于极限时,就会引起诸如牙槽骨质疏松等牙槽骨软骨发育不良。成骨细胞能够通过将有机物——类骨质(osteoid)沉积于骨中来帮助骨形成,所述类骨质由1型胶原蛋白(type 1collagen)、骨钙蛋白(osteocalcin)、骨粘连蛋白(osteonectin)和涎蛋白(sialoprotein)组成。所生成的类骨质随后经历矿化,其中成骨细胞诱导对待沉积至类骨质的不断形成的羟磷灰石——一种磷酸钙的晶体——的矿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安国药品株式会社,未经韩国安国药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66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激光烧蚀元件及使用方法
- 下一篇:具有可移走的访问面板的便携式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