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婴儿载具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46673.0 | 申请日: | 201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3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卡琳·安妮特·弗罗斯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ERGO童车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B13/06 | 分类号: | A41B1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李冬梅;郑霞 |
地址: | 美国夏***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婴儿 | ||
1.一种用于携带婴儿的婴儿保护垫,包括:
柔性的板,其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柔性的板具有朝向所述柔性的板的底部变窄的弯曲形状,所述柔性的板界定用于保持婴儿的区域的前开口,所述柔性的板被制定尺寸以沿婴儿的脊骨和颈部提供支撑;以及
缓冲垫,其布置成邻近用于保持婴儿的所述区域的底部,所述缓冲垫适于在使用时在婴儿尾骨的前部支撑婴儿;
其中所述婴儿保护垫按尺寸制作且构造成放置于可前部佩戴的儿童载具的儿童携带区域中,以将婴儿容纳在面向佩戴者的位置,其中婴儿的膝盖从冠状面抬高至少90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保护垫,其中所述婴儿保护垫适于将婴儿支撑在使婴儿的股骨与冠状面成90-120度角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保护垫,其中所述婴儿保护垫适于将婴儿支撑在使婴儿的膝盖与正中面成45-60度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保护垫,其中所述婴儿保护垫适于促进伸展-蹲坐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保护垫,其中第一侧底角和第二侧底角缝合在一起,以在所述柔性的板的底部形成缓冲垫开口,其中所述缓冲垫定位在所述缓冲垫开口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儿保护垫,还包括缓冲垫保持带,所述缓冲垫保持带结合到所述柔性的板并且在所述缓冲垫下方经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保护垫,还包括闭合带,所述闭合带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在所述柔性的板的垂直入口的一侧结合到所述柔性的板的外表面,所述第二端在所述柔性的板的所述垂直入口的第二侧结合到所述柔性的板的外表面,所述闭合带适于将所述柔性的板的第一侧边缘和第二侧边缘更靠近地放在一起,以闭合所述前开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保护垫,其中所述婴儿保护垫包括脊骨垫料的区域。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保护垫,其中所述脊骨垫料的区域被朝向所述脊骨垫料的区域的底部逐渐更多地填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保护垫,其中所述柔性的板包括头部倚靠区域。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保护垫,其中所述柔性的板还包括垫料的围栏,所述围栏布置在所述板的边缘处,所述围栏适于支撑婴儿的大腿且围绕头部和颈部提供缓冲。
12.一种婴儿保护垫,包括:
长形的柔性的板,其具有内表面、外表面、第一侧边缘、第二侧边缘、顶部边缘、底部边缘、第一底角和第二底角,其中所述第一底角和所述第二底角缝合在一起,以在所述长形的柔性的板的底部形成缓冲垫开口,并且使得所述第一侧边缘和所述第二侧边缘会聚,以形成用于保持婴儿的区域的锥形前开口,其中所述长形的柔性的板从所述顶部边缘至所述底部边缘的长度被选择,以允许所述板沿婴儿的脊骨和颈部提供支撑并且提供头部倚靠区域,并且所述长形的板的宽度被选择,使得在使用时所述板为婴儿提供侧垫料,所述长形的柔性的板还包括:
垫料的连续围栏,其沿所述第一侧边缘、所述顶部边缘和所述第二侧边缘;
脊骨垫料的区域,其围绕所述长形的柔性的板的垂直轴线布置,以向婴儿的脊骨提供垫料;
缓冲垫,其布置在用于支撑婴儿的骨盆的区域的底部处的所述缓冲垫开口中;
其中所述婴儿保护垫适于安装在可前部佩戴的儿童载具的儿童携带区域中,以将婴儿放置到面向佩戴者的位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婴儿保护垫,其中所述缓冲垫放置成在婴儿尾骨的前部支撑婴儿,以防止骶骨处于重量承载位置中。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婴儿保护垫,其中所述婴儿保护垫适于将婴儿支撑在伸展-蹲坐位置。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婴儿保护垫,还包括缓冲垫保持带,所述缓冲垫保持带结合到所述长形的柔性的板并且在所述缓冲垫的下方经过,以保持所述缓冲垫。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婴儿保护垫,还包括闭合带,所述闭合带结合到所述长形的柔性的板的所述外表面的一侧和所述长形的柔性的板的所述外表面的另一侧,所述闭合带横跨所述前开口。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婴儿保护垫,其中所述闭合带是可调节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ERGO童车公司,未经ERGO童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667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