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广播信道的编码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46808.3 | 申请日: | 201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7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吴新州;C·梅森;N·库德;J·李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08 | 分类号: | H04W28/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徐伟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广播 信道 编码 方法 装置 | ||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于2009年10月14提交的题为“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DEBOOK ADAPTATION FOR BROADCAST CHANNELS(用于广播信道的码本自适应的方法和装置)”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S.N.61/251,606的权益,该申请藉此通过援引纳入于此并被转让给本申请受让人。
领域
各个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并且尤其涉及用于基于估计的拥塞来选择和/或使用不同编码方法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
在各种对等网络中,常常希望设备能够相对频繁地广播关于其自己的小量信息,并且能够恢复出正从当前可能处在其本地邻域中的其他设备广播的类似信息。这允许对等设备发现关于彼此的信息并且保持形势知晓状态。通常,存在有限量的空中链路资源可供发现目的之用,且分配用于发现的资源通常对于诸如对等信道话务信令等其他信令目的而言不可用。
在单播传输的情形中,常见的做法是基于来自接收机的信号干扰噪声比(SINR)反馈来自适应编码方法,以更加高效地使用可用资源。然而,在广播信道的情形中,这一般是不切实际的。包括一些对等方发现信道在内的广播信道中,通常没有来自接收机的信道SINR反馈。
如果能使用除来自接收机的SINR反馈之外的其他度量来自适应地控制例如对等发现信号传输等广播传输,则会是称心的。
概述
描述了涉及对广播信道选择和/或使用不同的编码方法的方法和装置。根据估计的拥塞程度来选择要使用的编码方法。各种方法和装置良好地适用于包括广播对等方发现信道的对等无线通信系统。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例如支持对等信令的移动终端等无线通信设备检测来自其他设备的对等方发现信号,并估计例如网络拥塞等拥塞程度。在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设备根据估计的网络拥塞程度选择多个替换性编码方法中的一个来例如用于广播传输。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使用的两种不同的编码方法在以下至少一项上有所不同:编码率、所用的卷积码、以及所用的资源量。无线设备传送指示所选编码方法的信息以及根据所选编码方法编码的对等方发现数据。
一种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操作无线通信设备的示例性方法包括:估计网络拥塞程度;基于估计的网络拥塞程度选择多个不同的编码方法中的一个;以及传送使用这多个不同编码方法中所选的一个来编码的数据。一种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示例性无线通信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成:估计网络拥塞程度;基于估计的网络拥塞程度选择多个不同的编码方法中的一个;以及传送使用这多个不同的编码方法中所选的一个来编码的数据。该示例性无线通信设备还包括耦合至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的存储器。
虽然已在上面的概述中讨论了各种实施例,但是应当领会,未必所有实施例都包括相同的特征,并且上面描述的这些特征中有一些并不是必需的,但在某些实施例中可能是可取的。众多其他特征、实施例以及各种实施例的益处在接下来的详细描述中进行讨论。
附图简述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示例性对等通信系统的图示。
图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通信设备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示例性通信设备的图示。
图4是可以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确在图3中所解说的通信设备中使用的模块组装件。
图5是解说示例性对等复现时基结构中的示例性空中链路资源的示例性频率对时间标绘的图示。
图6是解说示例性对等复现时基结构中的示例性对等方发现空中链路资源的示例性频率对时间标绘的图示。
图7是解说图6中所解说的对等方发现资源块内的示例性对等方发现资源集的示例性频率对时间标绘的图示。
图8是解说复现时基频率结构中的示例性对等方发现信道部分的示例性频率对时间标绘的图示。
图9是解说示例性对等方发现资源集的图示。
图10是解说被用来携带导频和数据码元的示例性对等方发现资源集的图示。
图11是解说示例性替换导频序列的表和解说将一组两个导频码元映射到复平面的标绘的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68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