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安全带的卷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47004.5 | 申请日: | 201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2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弗朗兹·威尔;伊莎贝尔·威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道夫福尔有限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2/34 | 分类号: | B60R22/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许伟群;张文 |
地址: | 德国鲁***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安全带 卷带器 | ||
1.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安全带的卷带器,带有塑料构成的壳体框架,用于容纳带卷,其特征在于,壳体框架(10)构建为开放式的U型框架,在该框架的开放的端侧上固定有塑料构成的强化板(5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带器,其特征在于,壳体框架的中间脚(11)设置有固定开口(46),并且在与固定开口对置的侧上的壳体框架的中间脚的弯曲刚度被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卷带器,其特征在于,强化板(59)弧形成拱形地构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带器,其特征在于,中间脚(11)的厚度从与固定开口(46)相邻的上端部(45)出发朝向下端部(48)减小。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卷带器,其特征在于,在侧面脚的端侧(51,52)上构建有凹处和/或凸起(53,54,55,56),其与强化板的相应的凹处和/或凸起(57,58,60,61)对应,用于建立形状配合的连接。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卷带器,其特征在于,中间脚(11)至少部分地设置有蜂窝状结构(44)。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卷带器,其特征在于,在侧面脚中构建有圆形凹处(30,33),用于支承带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卷带器,其特征在于,圆形凹处(33)的至少一个设置有齿部(38)。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卷带器,其特征在于,中间脚(11)和/或壳体框架的侧面脚(12,13)的至少一个设置有凸起(60,61)和/或卡锁元件(72,73),用于防止扭转和/或用于承受负荷。
10.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安全带的卷带器,带有塑料构成的壳体框架(10),用于容纳带卷(14),以及带有支承在壳体框架中的止动爪(37),所述止动爪与直接或者间接地安装在带卷上的止动齿部(39)共同作用,其特征在于,在壳体框架中构建有用于止动爪的靠置面(77),通过其限制止动爪的枢转路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卷带器,其特征在于,靠置面(77)的宽度至少对应于关联的止动爪面的宽度(d)。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卷带器,其特征在于,在壳体框架中构建有与靠置面邻接的支撑面(76),所述支撑面圆弧形成拱形地构建。
1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卷带器,其特征在于,安装在带卷上的止动齿部与构建在壳体框架中的另外的齿部(38)共同作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卷带器,其特征在于,支撑面(76)以小的距离包围止动爪(37),使得止动爪在超过预先给定的负荷情况下才靠置到该支撑面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卷带器,其特征在于,止动爪(37)具有朝向支撑面(76)的、更大厚度(D)的足部区段(71)。
1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卷带器,其特征在于,止动爪(37)支承在壳体框架的脚中,并且在带卷的轴线和固定部位之间的径向延伸的连接线经过止动爪。
1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卷带器,其特征在于,在壳体框架(10)上构建有强化区域,其将支撑面与固定区段连接。
1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卷带器,其特征在于,止动爪(37)具有带有至少四个齿的齿部(78)。
19.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安全带的卷带器,带有塑料构成的壳体框架,用于容纳带卷,其特征在于,壳体框架(10)构建为开放式的U型框架,其开放的端侧和/或两个侧壁的净宽度明显窄于关联的带卷(14,14/1),并且在端侧上固定有强化板(59)。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卷带器,其特征在于,壳体框架的中间脚(11)设置有带有螺纹或者没有螺纹的固定开口(46),并且其厚度从与固定开口相邻的上端部(45)出发朝向下端部(48)减小至少30%。
2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卷带器,其特征在于,中间脚(11)至少部分地设置有蜂窝状结构和/或筋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道夫福尔有限两合公司,未经阿道夫福尔有限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700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