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品的表面构造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47455.9 | 申请日: | 201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4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元藤茜;田村谷诚;竹内贵司;藤本英雄;佐野明人;望山洋;武居直行;田中由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名古屋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33/42 | 分类号: | B29C33/42;B29C41/38;B60K37/00;B60R7/04;B60R13/02;B29L3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品 表面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表面设置微小凸起的物品的表面构造。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05-263197号公报中公示了下述技术,其通过在制品的表面设置凹凸花纹和与凹凸花纹相比深度较深的多条线状槽的装饰层,从而使该制品具有类似织物或皮革的美观与触感。
发明内容
例如,在汽车的内装品等物品上,可以在其表面即人的皮肤所接触的部位,通过使其具有湿润的触感,从而提高该物品的质感。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使物品表面具有湿润触感的物品的表面构造。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在表面设置多个凸起的物品表面构造。该凸起的高度H大于或等于5μm且小于或等于32μm,而且,凸起彼此的间隔P和在凸起之间形成的凹部彼此的间隔W中的至少一个,大于凸起的高度H。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内装品的剖视图,(a)是该内装品的一部分表面的放大剖视图,(b)是表示在(a)的内装品表面形成的凸曲面的放大剖视图。
图2是为了测量设置在图1(b)的内装品表面的凸起的高度与摩擦系数的相关数据而实施的实验的说明图。
图3是设置在图1(b)的内装品表面的凸起的高度与摩擦系数的关系图。
图4是表示凸起的高度及凸起彼此的间隔与“湿润感”的感觉评价结果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5是用于成型内装品的模具的制造工序图,(a)表示制作具有与内装品表面形状相同的表面形状的木模的状态,(b)表示在(a)的木模表面粘贴具有微小粒子的表皮的状态,(c)表示在(b)的木模与凹形的模具间的间隙填充硅的状态。
图6是图5之后的模具制造工序图,(a)表示在图5(c)填充的硅凝固后将木模从凹形的模具拆下的状态,(b)表示向(a)的凹形模具表面流入导电性材料而制作基本模具的状态,(c)表示(b)中制作的基本模具脱离的状态。
图7是图6之后的模具的制造工序图,(a)表示在电铸槽内使图6(c)中脱模的基本模具的表面层叠镍层的状态,(b)表示将在(a)中层叠的镍层作为电铸模具,从基本模具拆下的状态。
图8是利用图5至图7中制造的电铸模具制造内装品的制造工序图,(a)表示在电铸模具的表面设置配管的状态,(b)表示在(a)的电铸模具的下部设置收容树脂的粉末箱的状态,(c)表示使(b)的电铸模具与粉末箱一起旋转的状态。
图9是在图8之后的内装品的制造工序图,(a)表示通过图8(c)的作业,使树脂溶融,并在电铸模具的表面形成表皮的状态,(b)是将(a)的粉末箱从电铸模具拆下的状态,(c)表示将(b)的表皮从电铸模具取下,成为内装品的状态。
标号的说明
1 内装品(物品)
2 内装品的凸曲面
3 在凸曲面表面形成的凸起
5 在凸起之间形成的凹部
H 凸起的高度
P 凸起间的间隔
W 凹部间的间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物品的表面构造。
图1所示的作为物品的内装品1,在例如作为车辆的汽车的控制箱的表面或门的内装面、或仪表板的表面上使用。内装品1的材质是聚氯乙烯(PVC)或热可塑性聚氨酯(TPU)、热可塑性聚烯烃(TPO)等树脂。
在内装品1的表面,如图1(a)所示,形成多个凸曲面2。在各个凸曲面2的表面,如图1(b)所示,均匀地形成多个非常微小的凸起3。凸起3满足下述所示的(1)及(2)的条件。
(1)凸起3的高度H大于或等于5μm且小于或等于32μm。
(2)凸起3彼此的间隔P和在凸起3之间形成的凹部5彼此的间隔W中的至少一个,大于凸起3的高度H。
在这里,凸起3呈球体大致一半的半球状,凸起3的高度H是指图1(b)所示的剖面上的从凸曲面2的表面至凸起3的前端(最顶部)的高度,或者,从在凸起3之间形成的凹部5的底面(在凸起3之间形成的槽的底部)至凸起3的前端的高度。凸起3彼此的间隔P,是指凸曲面2的表面上的相邻的凸起3之间的间隔或其平均值。凹部5彼此的间隔W,是指凸曲面2的表面上的相邻的凹部5之间的间隔或其平均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名古屋工业大学,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名古屋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74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接合构件的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无框眼镜片钻孔抛光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