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滑动轴承无效
申请号: | 201080048603.9 | 申请日: | 2010-10-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7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近藤卓;渡边贤治;田口幸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丰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C33/10 | 分类号: | F16C33/10;F16C9/02;F16C9/04;F16C33/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吕林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动 轴承 | ||
1.一种滑动轴承,所述滑动轴承把上方侧的对开轴承与下方侧的对开轴承的对接面相互对接而形成圆筒状,通过由所述两对开轴承的内周面构成的滑动面对旋转轴旋转自如地进行枢轴支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方侧的对开轴承或下方侧的对开轴承的至少一方中的与所述对接面的内周边相邻的滑动面上,形成有相对于滑动轴承的轴向倾斜、且端部在轴向的端面的至少一方开口的异物排出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异物排出槽,由直线形的第1异物排出槽和与其相交叉的直线形的第2异物排出槽构成,所述第1异物排出槽与所述内周边的轴向的中央部交叉,而且,以使两端在滑动轴承的轴向的一方的端面和另一方的端面开口的方式设置,所述第2异物排出槽在所述内周边的轴向中央部与所述第1异物排出槽交叉,而且,以使两端在滑动轴承的轴向的一方的端面和另一方的端面开口的方式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异物排出槽与所述内周边的轴向的中央部交叉,而且,以使两端在滑动轴承的轴向的一方的端面和另一方的端面开口的方式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异物排出槽由形成在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对开轴承上的第1异物排出槽和第2异物排出槽构成,所述第1异物排出槽,由一方的端部与所述内周边的轴向的中央部相连、另一方的端部在轴向的一方的端面开口的直线形的槽构成,所述第2异物排出槽,由一方的端部与所述内周边的轴向中央部相连、另一方的端部在轴向的另一方的端面开口的直线形的槽构成,而且第1异物排出槽与第2异物排出槽彼此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异物排出槽,由形成在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对开轴承上的直线形的槽构成,所述异物排出槽的一方的端部与所述内周边的轴向的中央部相连、另一方的端部在轴向的一方的端面开口。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异物排出槽中的内周边的中央部的槽的宽度,比在所述两端面开口的端部的槽的宽度更宽。
7.如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异物排出槽中的内周边的中央部的槽的深度,比在所述两端面开口的端部的槽的深度更深。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异物排出槽,由与所述内周边的轴向的中央部交叉、且以使两端在轴向的一方的端面和另一方的端面开口的方式设置的曲线形的槽构成。
9.如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内周边相邻的滑动面上形成有由切口部构成的破碎放泄机构,所述异物排出槽被设置在形成有所述破碎放泄机构的区域内。
10.如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异物排出槽在与所述内周边相邻的滑动面上被形成在圆周方向的25°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丰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丰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860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差动开闭式四绳抓斗驱动系统
- 下一篇:重型筒体垂直吊装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