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硬组织修补用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48626.X | 申请日: | 201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6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浅田典明;青木伸也;成濑洋;宫越照一;荒田正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L24/00 | 分类号: | A61L24/00;C08F2/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织 修补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硬组织修补用组合物。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用于固定骨、软骨等硬组织与人工关节的骨接合剂、用于骨质疏松治疗用等的骨填充剂、人造骨材料等,对多种硬组织修补用组合物进行了研究。例如,对含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及过氧化苯甲酰(聚合引发剂)的组合物、含有(甲基)丙烯酸酯、磷酸钙等无机填料、及有机过氧化物的组合物等进行了研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但是,这些组合物在固化时的放热大,损伤患部组织的危险性大。
另外,当将修补用组合物用于骨等硬组织时,考虑到操作性、防止感染等,通常预先在容器等中将形成组合物的各成分混合来制备组合物,然后,将该组合物涂布于患部表面,但是,有时混合后的状态对涂布组合物时的操作性有影响。
此外,作为含有有机硼化合物的引发剂的丙烯酸类粘合剂由于毒性及有害性低,具有高粘合强度,所以正广泛用于齿科用途(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然而,当想要用于其他医疗用途例如外科用途等时,有时期求进一步提高混合后、直至涂布至应用部位的组合物的处理稳定性和操作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224294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110913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化时的放热小、而且操作性优异的硬组织修补用组合物。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对硬组织修补用组合物进行了深入研究。该硬组织修补用组合物包括硬组织彼此的粘合、向硬组织内的填充、硬组织与钛、陶瓷、不锈钢等人造物的粘合、硬组织与软组织等其他组织的粘合等。需要说明的是,不包括牙齿与填充物的粘合(即齿科用途)。
结果发现,通过分别以特定量含有单体、(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及特定的聚合引发剂组合物的组合物,可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硬组织修补用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含有单体(A)5~98.95重量份、(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B)1~75重量份、及含有有机硼化合物(c1)的聚合引发剂组合物(C)0.05~20重量份((A)、(B)、及(C)总量为100重量份)。
上述聚合物(B)优选为如下聚合物组合物:相对于聚合物粒子(b1)、(b2)和(b3)的总重量,含有2重量%以上的聚合物粒子(b2)和聚合物粒子(b3)、0~98重量%以下的聚合物粒子(b1),聚合物粒子(b2)的重均分子量为5×104~20×104且比表面积为0.51~1.2(m2/g),聚合物粒子(b3)的重均分子量为5×104~20×104且比表面积为0.1~0.5(m2/g),聚合物粒子(b1)的重均分子量为30×104~60×104且比表面积为1.5~4.5(m2/g),其中,(b1)、Wb2)及(b3)总量为100重量%。
相对于有机硼化合物(c1)100重量份,上述聚合引发剂组合物(C)优选含有沸点30℃~150℃的非质子性溶剂(c2)30~80重量份。相对于有机硼化合物(c1)100重量份,上述聚合引发剂组合物(C)也优选含有沸点50℃~120℃的非质子性溶剂(c2’)5~40重量份、及沸点60℃~180℃的醇(c3)0.2~5重量份。
对于上述硬组织修补用组合物来说,优选(A)、(B)及(C)混合后30秒以内的粘度在0.4~2,000,000cp的范围内。
上述硬组织修补用组合物中也可进一步含有例如阻聚剂(D)、紫外线吸收剂、软化剂、增塑剂等。
相对于单体(A),上述阻聚剂(D)的含量优选为10~5000ppm。
作为上述阻聚剂(D),优选为选自氢醌、二丁基氢醌、氢醌单甲基醚、2,6-二叔丁基苯酚、2,6-二叔丁基对甲酚、邻苯二酚、连苯三酚、苯醌、2-羟基苯醌、对甲氧基苯酚、叔丁基邻苯二酚、丁基化羟基苯甲醚、丁基化羟基甲苯及叔丁基氢醌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井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井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86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