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括一体支撑结构的可燃气体传感器以及具有多个活性元件的可燃气体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49140.8 | 申请日: | 201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7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马克·弗洛里·扎内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思安安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16 | 分类号: | G01N27/16;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陈源;张天舒 |
地址: | 美国宾夕***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括 一体 支撑 结构 可燃 气体 传感器 以及 具有 活性 元件 | ||
1.一种可燃气体传感器,包括:至少第一感应元件,所述第一感应元件包括与电子电路电连接的第一传导元件,所述第一传导元件具有小于20μm的平均直径,所述可燃气体传感器进一步包括第一支撑元件,所述第一支撑元件具有第一锚固端和第二锚固端以及在所述第一锚固端和所述第二锚固端之间的延伸中间部分,所述延伸中间部分为所述第一传导元件提供支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燃气体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元件呈现出通过使以每平方英寸磅或psi为单位的所述第一支撑元件的抗拉强度除以以瓦特/cm/℃为单位的所述第一支撑元件的热导率而计算出的至少为250,000的商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燃气体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感应元件线缆具有小于12.5μm的平均直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燃气体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感应元件线缆具有不大于大约10μm的平均直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燃气体传感器,进一步包括第一支撑构件和第二支撑构件,所述第一支撑元件的所述第一锚固端锚固至所述第一支撑构件,所述第一支撑元件的所述第二锚固端锚固至所述第二支撑构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燃气体传感器,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一传导元件操作性连接的第一催化剂负载构件,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元件的所述中间部分接触所述第一催化剂负载构件以便为所述第一传导元件提供支撑,所述第一催化剂负载构件上负载有催化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燃气体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元件穿过所述第一催化剂负载构件的至少一部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燃气体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催化剂负载构件具有小于具有500μm直径的球体的体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燃气体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元件包括钨、镍、钼或钛中的至少一种与铂、钯、铑或铱中的至少一种的合金。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燃气体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元件包括铂-钨合金。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燃气体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元件具有在大约0.0005英寸至大约0.0025英寸的范围内的平均直径。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燃气体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传导元件具有不大于大约10μm的平均直径。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燃气体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元件具有至少100,000psi的抗拉强度。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燃气体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元件具有不大于0.5瓦特/cm/℃的热导率。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燃气体传感器,进一步包括至少第二感应元件,所述第二感应元件包括与所述电子电路电连接的第二传导元件,所述第二传导元件具有小于20μm的平均直径,所述可燃气体传感器进一步包括第二支撑元件,所述第二支撑元件包括第一锚固端和第二锚固端以及在所述第一锚固端和所述第二锚固端之间的延伸中间部分,所述第二支撑元件的所述延伸中间部分为所述第二传导元件提供支撑。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燃气体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二支撑元件呈现出通过使以每平方英寸磅或psi为单位的所述第二支撑元件的抗拉强度除以以瓦特/cm/℃为单位的所述第二支撑元件的热导率而计算出的至少为250,000的商数。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燃气体传感器,进一步包括第三支撑构件和第四支撑构件,所述第二支撑元件的所述第一锚固端锚固至所述第三支撑构件,所述第一支撑元件的所述第二锚固端锚固至所述第四支撑构件。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燃气体传感器,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二传导元件操作性连接的第二催化剂负载构件,其中所述第二支撑元件的所述中间部分接触所述第二催化剂负载构件以便为所述第二传导元件提供支撑,所述第二催化剂负载构件上负载有催化剂。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燃气体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元件穿过所述第一催化剂负载构件的至少一部分。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可燃气体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二催化剂负载构件具有小于具有500μm直径的球体的体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思安安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梅思安安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914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TiO2改性苯丙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卸料斗扇形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