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织物加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49663.2 | 申请日: | 201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7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A·普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齐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33/00 | 分类号: | D05B33/00;D05B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李丹丹 |
地址: | 意大利坎***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物 加工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物加工设备。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管状织物段的加工设备。
在本说明书中,专业术语“段”指可以是以成卷形式或以折叠形式或以任何允许有效存储的其它方式进行收集的织物段。
具体地,本发明有利地应用于为织物的后期处理或加工(如染色、清洗或其它)作准备。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管状织物段是通过合适的缝纫单元相互串联接合的,所述缝纫单元将一个管状织物段的末端边缘(也称作尾部)与下一个管状织物段的首端边缘(也称作头部)缝合。以此方式,制成易于进行一系列连续处理的长管状织物网(web of fabric)。
然后,将由此制成的连续管状织物网(web of material)纵向裁剪并展开,使得该织物能够平铺于一个平面上。所述裁剪操作由专用裁剪单元执行。
所述缝纫单元和裁剪单元是两个彼此独立的、分离的部件。
换言之,当连续织物段已相互缝合在一起并以连续织物网的形式输出时,操作者将织物从缝纫单元上取走并将其存放起来。然后,操作者再将该织物网运送到裁剪单元,以进行该加工周期的下一步操作。
由此,不利的是,半制成的管状织物段必须从一个单元运送到另一个单元以完成对织物本身的加工。
显然,这会延长加工的时间,因为该加工时间也必须包括在一个步骤和下一个步骤之间的、必要的用以存放半制成品的时间和将该半制成品从一个单元运送到另一个单元的时间。
另外,应当记住的是,要顺利地完成该加工过程通常需要多名操作者。实际中,至少需要第一操作者操作缝纫单元,第二操作者控制裁剪操作,而第三操作者转送和/或存放半制成品。
发明内容
由此,本发明的基本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以克服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缺点的织物加工设备。
具体地,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大大减少参与工作的操作者人数的织物加工设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缩短加工时间的织物加工设备。
所述技术目标和预定目的能够通过包括有一项或多项所附权利要求中所描述的技术特征的织物加工设备而基本实现。
附图说明
通过随后对附图所示的织物加工设备的优选但非排他的实施例的非限定性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势将会更加明显。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织物加工设备的立体图;及
-图2是图1所示设备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标号1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织物加工设备的整体。
具体地,设备1制成绕成卷的或折叠的长织物网,以为诸如染色、进一步加工或清洗等后续处理做准备。
设备1包括相互连接的缝纫单元2和裁剪单元3。具体地,缝纫单元2将连续的管状织物段缝合在一起,以形成连续的管状织物网。在缝合步骤中,一个管状织物段的尾部边缘放置于下一个管状织物段的头部边缘之上,并通过缝纫单元2将其与下一个管状织物段的头部边缘缝合在一起。
管状织物网一旦形成,便将其纵向裁剪以制成所述管状织物网两倍宽的连续展开的织物网。换言之,通过裁剪单元3将所述连续管状织物网沿大体垂直于用以接合不同管状织物段的缝口的方向进行裁剪。
缝纫单元2在进给部2a和输出部2b之间延伸,其中,在进给部2a处,管状织物段相继进给到缝纫单元2本身,在输出部2b处,连续的管状织物网离开缝纫单元2。
在缝纫单元2的进给部2a处,具有运动元件4,该运动元件4允许管状织物段的头部边缘和尾部边缘或各端部彼此重叠放置,并允许当管状织物段的头部边缘和尾部边缘或各端接合在一起时沿周向运动。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运动单元4包括一对传送带5,管状织物段的头部边缘和尾部边缘绕该传送带放置。传送带的传动使得管状织物段的各端部沿周向运动。
运动元件4至少构成缝纫单元2的进给部2a的一部分。
缝纫单元2中还包括用以形成连接针脚的缝纫机6。更详细地,所述缝纫机6位于两条传送带5之间,使得当所述传送带运动时将两个连续管状织物段的重叠的头部边缘和尾部边缘进给到缝纫机6本身。
在运动元件4和缝纫机6的下方,具有送料架7,管状织物段定位在所述送料架7上(例如其自身缠绕成卷),并准备进给到缝纫单元2。
缝纫单元2还包括牵拉装置8,在管状织物段被缝合在一起后,所述牵拉装置8作用在其上以将连续织物网移出缝纫单元2本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普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496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结构光三维视觉测量中正弦光栅的设计
- 下一篇:热压部件以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