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将前翼子板固定到机动车辆发动机罩铰接装置的固定板上的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50136.3 | 申请日: | 201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6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S·比洛;L·布雷福;D·迪里迈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2 | 分类号: | B62D25/12;B62D65/06;B62D25/1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王琼 |
地址: | 法国韦利济***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将前翼子板 固定 机动车辆 发动机 铰接 装置 | ||
1.一种机动车辆的前部,包括:固定在车辆的车身上的两个翼子板(1)以及发动机罩(7),所述发动机罩的后部可枢转地装配在两个铰接装置(8)上,所述铰接装置的固定板(9)固定在车身上,每个翼子板(1)的上后部(2)包括:与挡风窗(5)的窗口框架(4)的下边缘(4a)相邻的边缘(3)以及与发动机罩(7)的边缘(7a)相邻的边缘(6),其特征在于,每个翼子板(1)的所述上后部(2)包括在其与发动机罩(7)的边缘(7a)相邻的边缘(6)附近的第一连接设备(13),所述第一连接设备联接至与发动机罩的铰接装置的固定板(9)连成一体的部分(9b)上,所述连成一体的部分与所述翼子板(1)相邻,第一连接设备被布置成使所述翼子板(1)沿车辆的竖轴(Z)定位,使得所述翼子板(1)的表面与发动机罩(7)的表面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辆的前部,其特征在于,每个翼子板的所述上后部(2)还包括联接至车身上的固定机构的第二连接设备(15),所述第二连接设备被布置成使所述翼子板(1)沿车辆的横轴(Y)定位,所述第二连接设备(15)定位在与挡风窗的窗口框架(4)的下边缘(4a)相邻的翼子板(1)的边缘(3)附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车辆的前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设备由固定在翼子板的所述上后部(2)的内表面上的翼子板加强件(17)承载。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辆的前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设备(13)包括实施在翼子板(1)或加强件(17)的边缘上的凸片(13、13a、18、20、21),所述凸片包括用于使螺钉通过的孔(19),所述螺钉啮合在固定板(9)的所述部分的对应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动车辆的前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片(13、18)向下突出并且联接至与固定板连成一体的大体竖直部分(9b)。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动车辆的前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片(13a、20)在大体水平的方向上延伸并且联接至与固定板(9)连成一体的大体水平部分(9c)。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辆的前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设备(13、13a、18、20、21)直接联接至固定板(9)。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辆的前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设备联接至与固定板(9)分开的部分(22),而所述分开的部分通过与固定板(9)共用的固定设备固定至车身。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辆的前部,其特征在于,固定板(9)的所述部分是固定板(9)的挡块(24)。
10.根据权利要求3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辆的前部,其特征在于,厚度可变的垫片(25)定位在翼子板的所述上后部(2)的内表面和所述翼子板加强件(17)之间,所述垫片设置成调节翼子板相对于其固定点沿(Z)轴的位置,所述固定点在与固定板(9)连成一体的所述部分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机动车辆的前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25)覆盖形成在所述翼子板加强件(17)中的开口(26),所述开口的横截面略微小于所述垫片(25)的横截面,所述开口定位在铰接装置(8)的上部(8a)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未经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013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含无机粒子与聚合物粒子的化学机械抛光(CMP)组合物
- 下一篇:膝关节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