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温度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50263.3 | 申请日: | 201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2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J·拉米;H·塞帕 | 申请(专利权)人: | VTT科技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K1/02 | 分类号: | G01K1/02;G01K7/32;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曲宝壮;卢江 |
地址: | 芬兰*** | 国省代码: | 芬兰;FI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 测量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温度测量。
特别地,该方法涉及采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温度测量。
背景技术
现有的传感器标签采用昂贵的定制IC,生产数量有限,并且需要特定指令和读取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温度测量的新方法。
本发明描述了标准的RFID标签如何用于远程地测量环境温度,而不需要特定指令或定制标签。采用第2代EPC(产品电子代码)协议对原理进行说明,但是该原理也可应用于其它包括片上振荡器的标签。该测量基于标签内部振荡器的频率变化和传输EPC协议的前同步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频率变化由RFID读取装置2通过改变传输时序TRcal(标签对读取器校准)3来确定。
更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通过权利要求1特征部分中所表述的来表征。
对于它的一部分,根据本发明的应用,通过权利要求8-12中所表述的来表征。
借助本发明可获得相当多的优点。
本发明还存在多个实施例,可以提供超过先前已知的温度测量方法的某些优点。
根据实施例,读取器生产者可以使用本发明,通过廉价、易于得到的、标准标签为他们的系统增加温度传感器功能。
本发明不需要标签上的特殊硬件并且不会增加功耗,因此读取距离保持相同。每个标签都可以被校准并且数据存储在标签存储器自身之中。
与现有的RFID传感器标签相比,本发明中描述的解决方法使用标准标签,其广泛用于一小部分专属价格标签。读取器软件的实现原理很简单。温度感应功能不会增加功耗,因而对于测量可获得相同的读取范围(通常达到10米)。所需的校准信息可存储在标签存储器自身之中。
在一些情形中,可以将对参量的直接测量转换为温度测量,例如,液体的不透明度阻碍光穿过液体并且导致受光标签的温度降低。通过测量标签温度,可以推导出液体的不透明度。这仅仅意味着许多参量可以采用无线温度传感器进行测量。
本发明还具有一些提供相关优点的其它实施例。
附图说明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及其优点,现借助于示例并参照以下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描述,其中:
图1示出了适合本发明的系统的一般原理的方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EPC前同步码计时图。
图3以图表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模拟链路频率与TRcal持续时间的相关性;
图4a和4b示出了用于展示本发明及将来可能的集成的系统方框图;
图5示出了一个用于确定标签温度的TRcal扫描示例。
图6示出了对利用反向散射频率差确定标签振荡器频率的仿真。
图7以图表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作为温度的函数的被测TRcal跳变值。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更透彻地讨论根据本发明的原理和示例。
根据图1,温度影响RFID标签1的片上振荡器的频率。标签1由RFID读取装置2读取。标签1本地振荡器的频率通过本文献中稍后详细描述的方法来确定。有意地使协议对该频率变化不敏感。利用适当的方法,可以确定出标签时钟频率。标签频率与温度成正比。
根据图6a和6b,为了去除最大的噪声和未知参数,温度逐阶升高或降低。
假定以下情形:
·UHF(超高频)标签的内部振荡器通常是基于环形振荡器
·环形振荡器的频率与标签温度成正比
·环形振荡器频率的相关性已被表征
温度影响每个电子装置。如图1所示,在UHF RFID标签中,本地振荡器的频率与温度成正比。逻辑的时钟频率随温度变化。
用于UHF的EPC协议不利用本地振荡器频率来对标签应答反向散射,而是利用图2中所示的读取器前同步码持续时间的函数。因此温度不影响数据传输。
根据本发明,由于引起链路频率跳变的TRcal值随温度下降,因此可以确定标签本地振荡器的频率。这在图3中进行了模拟。技术原因在于标签逻辑中TRcal持续时间的离散化。
图4a和4b显示了用于确定标签温度相关性的系统以及如何将本发明直接集成在RFID读取器中。在实验中,计算机10控制标准RFID读取器2。计算机调整前同步码参数TRcal 3并且询问标签1的ID。解调的读取器输出由示波器11采集并且通过计算机分析以确定响应的链路频率。
在图4b中,温度读取功能被集成到读取器5中。计算机10直接请求标签ID和它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VTT科技研究中心,未经VTT科技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02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被赋予轨道角动量的光的光学超极化
- 下一篇:制造碳化硅单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