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储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50323.1 | 申请日: | 2010-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1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迈克尔·莫泽;托比亚斯·伊泽迈尔;克里斯托弗·费伦巴赫尔;托玛斯·哈肯贝格尔;汉斯-乔治·赫尔曼;德克·诺伊迈斯特;鲁道夫·里德尔;克里斯蒂安·扎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洱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50 | 分类号: | H01M10/5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邓琪 |
地址: | 德国斯图加***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1.一种储能装置(500;600;700),具有以下特征:
多个冷却通道(130),这些冷却通道相互间隔且基本上平行地设置和形成在一个平面中,以使冷却流体通过;
至少一个集流槽(110、120),所述集流槽与所述多个冷却通道设置在一个平面内,并且大体上垂直于所述多个冷却通道设置,并且与所述多个冷却通道相连接,以容纳来自冷却通道的所述冷却流体或将冷却流体分配给冷却通道;以及
由多个电化学储能单元(310)构成的堆叠结构,所述堆叠结构这样设置,即,在所述多个冷却通道的相邻两个冷却通道之间分别设有多个电化学储能单元中的至少一个电化学储能单元。
2.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储能装置(500;600;7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冷却通道(130)形成为扁管。
3.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储能装置(500;600;700),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多个电化学储能单元(310)在至少一个变窄的边缘区域中具有突起部(320),以在多个电化学储能单元的突起部之间分别形成凹入部(340),并且其中,所述冷却通道(130)设置在所述凹入部中。
4.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储能装置(500;600;7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储能单元(310)分别具有外壳,并且,所述突起部(320)由所述外壳的密封件形成。
5.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储能装置(500;600;7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化学储能单元(310)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导电体,所述导电体形成突起部(320)。
6.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储能装置(500;600;700),其特征在于,在突起部(320)和冷却通道(130)之间设有绝缘体(710)。
7.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储能装置(500;600;700),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电化学储能单元(310)之间设有冷却板(330),其中,所述冷却板与所述冷却通道(130)形成热耦合。
8.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储能装置(500;600;700),其特征在于,冷却板(330)在变窄的边缘区域的位置上具有弯曲部,该弯曲部朝向相邻的电化学储能单元(310)的突起部(320)的方向弯曲。
9.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储能装置(500;600;700),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相邻的电化学储能单元(310)之间的冷却板(330)折叠并且在变窄的边缘区域的位置上具有弯曲部,该弯曲部朝向相邻的电化学储能单元的突起部(320)的方向弯曲。
10.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储能装置(500;600;700),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多个冷却通道(130)都具有冷却突起部,并且,所述多个电化学储能单元(310)这样设置,即,在所述多个冷却通道的相邻两个冷却突起部之间分别设置所述多个电化学储能单元中的至少一个电化学储能单元。
11.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储能装置(500;600;7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冷却通道(130)设置在冷却盘(1910)之中或之上。
12.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储能装置(500;600;7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化学储能单元中的至少一个电化学储能单元(310)的中间区域分别设置在所述多个冷却通道的相邻两个冷却通道(130)之间。
13.一种利用冷却装置(100)冷却由多个电化学储能单元(310)构成的堆叠结构的应用,所述冷却装置具有:多个冷却通道(130),这些冷却通道相互间隔且基本上平行地设置和形成在一个平面中,以使冷却流体通过;至少一个集流槽(110、120),所述集流槽与所述多个冷却通道设置在一个平面内,并且大体上垂直于所述多个冷却通道设置,并且与所述多个冷却通道相连接,以容纳来自冷却通道的所述冷却流体或将冷却流体分配给冷却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洱两合公司,未经贝洱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032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