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51305.5 | 申请日: | 2010-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2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岩渕聪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主分类号: | B60C13/02 | 分类号: | B60C13/02;B60C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轮胎侧部具有装饰部的轮胎。
背景技术
以往,广泛实施有在轮胎的侧部设置胎侧装饰带的技术,该胎侧装饰带通过并列地排列多个直线状或曲线状的脊而成。
例如,在美国专利第5807446号说明书中,公开了在第1脊内形成第2脊来作为胎侧装饰带的例子。另外,在日本特开2008-273505号公报中,公开了形成胎侧装饰带的例子,该胎侧装饰带具有仅由第1脊构成的第1装饰要素、以及在第1脊内配置第2脊而成的第2装饰要素。
在美国专利第5807446号说明书中,虽然能够获得使轮胎的侧部的凹凸不显眼的效果,但是由光的照射方式引起的轮廓变化欠缺,给观看者带来的视觉冲击较弱。另外,在日本特开2008-273505号公报中,虽然通过装饰要素A、B的组合使光的反射状态不同而能够获得使外观性提高的效果,但是因脊高度的变化导致明暗的强弱变化欠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考虑了上述情况,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侧部的凹部不显眼、并且进一步提高了侧部的外观性的轮胎。
第1技术方案为一种轮胎,在轮胎侧部具有装饰部,上述装饰部具有装饰要素和谷,该装饰要素具有脊,该谷通过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且将上述装饰要素分为两个以上的区域,而使上述脊在轮胎周向上不连续,上述脊具有第1脊、以及与上述第1脊相比高度及宽度中的至少一者小的第2脊,上述第1脊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同时相互相邻,从而在相邻的上述第1脊之间形成有上述谷。
轮胎通常是充气轮胎,但是也可以是未充入空气的实心轮胎。另外,也可以由第1脊的一部分构成第1脊两侧的装饰要素。另外,装饰部只要是轮胎侧面就不限于轮胎侧部,也可以配置至胎肩部、胎圈部。
在第1技术方案的轮胎中,由于在轮胎侧部设有具有脊的装饰部,因此能够使设有该装饰部的轮胎部分的凹凸不显眼。而且,由于形成于该装饰部的脊具有第1脊和与第1脊相比高度及宽度中的至少一者小的第2脊,因此能够有效地显示出有无光反射、亮度(影子的浓淡)差,从而能够获得格外提高了轮胎侧面的外观性(设计性)的充气轮胎。
另外,在第1技术方案的轮胎中,利用谷可靠地防止了用于构成装饰要素的脊在周向上连续的情况。因此,即使对轮胎侧部作用沿轮胎径向扩展的力,形成于轮胎侧部的装饰部也难以产生龟裂。
另外,通过使多种脊中的上述第1脊相互相邻,而在它们之间形成有谷。因而,与未形成有脊的部位相比,不必降低谷的底部。由此,格外地提高了形成有谷的轮胎部分的强度。
第2技术方案的轮胎为,上述装饰要素具有:第1装饰要素,其外缘部由上述第1脊形成,且外缘部的内侧为平滑面;以及第2装饰要素,其外缘部由上述第1脊形成,且在外缘部的内侧排列有上述第2脊。
在第2技术方案的轮胎中,由于第1装饰要素的外缘部的内侧为平滑面,因此即使附着一些土等污物,第1装饰要素的可视性也难以变差。另外,由于第1装饰要素的外缘部的内侧为平滑面,因此光的反射率较高而且反射角度均匀,在第2装饰要素中可有效地以目视确认到投影。
第3技术方案的轮胎为,上述第2装饰要素由上述第2脊的方向互不相同的至少两种构成。
由此,在第2装饰要素中,能够使第2脊的侧壁面作用下的光的反射方向成为至少两个方向,从而能够从至少两个方向以目视确认到投影。
第4技术方案的轮胎为,上述轮胎形成有装饰要素列,该装饰要素列通过沿上述谷交替配置上述第1装饰要素与上述第2装饰要素而成,在相邻的上述装饰要素列之间,上述谷沿着上述装饰要素列连续。
由此,与谷未连续的情况相比,谷的外观性较好。而且,即使形成有连续的谷,也难以在谷底产生龟裂。
第5技术方案的轮胎为,上述谷的延伸方向相对于轮胎周向呈20°~90°范围的角度。
上述角度也可以是相对于轮胎周向顺时针旋转侧的角度、逆时针旋转侧的角度中的任意角度。
若该角度小于20°,则在沿轮胎径向扩展的力作用于轮胎侧部时在谷底、脊缘产生的拉伸应力容易增大。
另外,出于抑制在沿轮胎径向扩展的力作用于轮胎侧部时在谷底、脊边缘产生的拉伸应力的观点,更优选的是,该角度为70°以下。
第6技术方案的轮胎为,上述谷的底宽度为0.2mm以上,并且为上述装饰要素的最大宽度以下。
若谷底宽度窄于0.2mm,则谷底容易产生龟裂。另外,若谷底宽度宽于装饰要素的最大宽度,则装饰部的外观性容易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普利司通,未经株式会社普利司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13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体综合处理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含铜的β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