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外线反射基板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52126.3 | 申请日: | 201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7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大森裕;佐佐和明;中村年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5/26 | 分类号: | G02B5/26;B32B7/02;B32B2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线 反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外线反射基板,其中配置于红外线反射层上的保护层由聚环烯烃层形成,以便使放射率保持低水平并显示优良的耐热性和耐候性。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已知通过在透明基板和保护层之间配置红外线反射层来构造红外线反射基板。例如,日本特开申请公布2000-334876公开了一种具有热射线反射功能的多层体,其中将热射线反射层、光催化功能层和表面保护膜顺次层压在透明热塑性树脂膜的表面上,和将自粘层(self-adhesive layer)和剥离膜顺次层压在其另一表面上。
当使用时,将如上所述的红外线反射多层体粘贴至建筑物窗、车窗等以便改进冷却或加热效果,或者粘贴至冷冻陈列柜(show case)的窗以便改进保冷效果。
为此,上述多层体的保护膜典型地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丙烯酸类紫外线硬涂剂(hard coating agent)等制备,以便提高其红外线反射层的耐划伤性和耐候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申请公布2000-334876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将上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或丙烯酸类紫外线硬涂剂用于红外线反射基板的保护层的情况下,由于其具有大量C=O基团、C-O基团和芳香族基团的固有化学组成,可能在5μm至25μm波长的区域内吸收红外线。因此,当红外线反射基板采用由含有大量上述官能团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或丙烯酸类紫外线硬涂剂制备的保护层时,保护层吸收直接照射在其上的光以及通过红外线反射层反射的光,从而引起放射率的升高和不能获得充分的绝热性质。因此,遗留如红外线反射基板的绝热性降低的问题。
已经作出本发明以解决上述常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为通过由聚环烯烃层形成红外线反射层的保护层来提供能够使放射率保持低水平的红外线反射基板,以便显示优良的耐热性和耐候性。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其目的,权利要求1的红外线反射基板包括红外线反射层、设置在所述红外线反射层表面上的保护层和从红外线反射层的背面侧支承其的透明基板,其中所述保护层由聚环烯烃层形成。
如权利要求2至4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优选在0.5μm至100μm的范围内,更优选在1μm至50μm的范围内,甚至更优选在1μm至10μm的范围内。
此外,如权利要求5所述,优选保护层由聚降冰片烯层形成。
此外,如权利要求6所述,优选红外线反射基板的垂直放射率为0.1以下。
此外,如权利要求7所述,保护层可经由厚度为1μm或更薄的透明粘合剂层粘合至透明基板。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红外线反射基板中,配置于红外线反射层上的保护层由聚环烯烃层形成。鉴于聚环烯烃层的化学组成,该层主要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因此,最终在红外线的较短波长侧(中红外区)出现其C-H基团的伸缩振动。从而,可使红外线反射基板的放射率保持在低水平。因此,可实现显示耐候性和耐热性的红外线反射基板。
附图说明
[图1]为示意性说明涉及本实施方案的红外线反射基板的实例的截面图。
[图2]为示意性说明红外线反射基板的另一实例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红外线反射基板
2透明基板
3红外线反射层
4保护层
5粘合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红外线反射基板的具体实施方案。
[红外线反射基板]
本实施方案的红外线反射基板包括红外线反射层、配置于所述红外线反射层的表面上的保护层和从红外线反射层的背面侧支承红外线反射层的透明基板,其中所述保护层由聚环烯烃层形成。
一个实例示于图1。具体地,红外线反射基板1由透明基板2、其背面由透明基板2支承的配置于透明基板2的表面上的红外线反射层3和由聚环烯烃层形成并配置于红外线反射层3的上表面的保护层4构成。
另一实例示于图2。具体地,红外线反射基板1由透明基板2、其背面由透明基板2支承的配置于透明基板2表面上的红外线反射层3和由聚环烯烃层形成并经由透明粘合剂层5粘合在红外线反射层3的上表面的保护层4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东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日东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21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