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氨基甲酸酯改性聚酰亚胺系阻燃树脂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52655.3 | 申请日: | 2010-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9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青山知裕;神田良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纺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79/08 | 分类号: | C08L79/08;C08G18/65;C08K3/00;C08K5/00;C08K5/1545;C08K5/5399;C08L6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基甲酸酯 改性 聚酰亚胺 阻燃 树脂 组合 | ||
1.一种氨基甲酸酯改性聚酰亚胺系阻燃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含有:
(A)以(a)具有酸酐基的3价和/或4价的多元羧酸衍生物、(b)二醇化合物、以及(c)脂肪族多胺残基衍生物和/或芳香族多胺残基衍生物为必需成分而生成的具有氨基甲酸酯键的氨基甲酸酯改性聚酰亚胺系树脂、
(B)每1分子具有2个以上环氧基的环氧树脂、
(C)无机或有机填料、以及
(D)非卤素系阻燃剂,
且(D)非卤素系阻燃剂包含空气气氛下350℃下的失重率在50%以上90%以下的成分(D-1)和在空气气氛下350℃下的失重率在0%以上20%以下的成分(D-2)两种成分作为必需成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基甲酸酯改性聚酰亚胺系阻燃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D-1)成分的失重率为60%以上85%以下、(D-2)成分的失重率为0%以上15%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氨基甲酸酯改性聚酰亚胺系阻燃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D)非卤素系阻燃剂包含与(A)氨基甲酸酯改性聚酰亚胺系树脂相容的磷系阻燃剂。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氨基甲酸酯改性聚酰亚胺系阻燃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D-1)成分包含9,10-二氢-9-氧杂-10-菲-10-氧化物衍生物,(D-2)成分包含苯氧基磷腈化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氨基甲酸酯改性聚酰亚胺系阻燃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D)非卤素系阻燃剂包含填料型的非卤素系阻燃剂。
6.根据权利要求1~3或5中任一项所述的氨基甲酸酯改性聚酰亚胺系阻燃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D-1)成分包含9,10-二氢-9-氧杂-10-菲-10-氧化物衍生物,(D-2)成分包含下述通式[I]所示的次膦酸金属盐、下述通式[II]所示的双次膦酸金属盐、具有至少一个氨基的氰胺衍生物与磷酸类的反应产物、或具有至少一个氨基的氰胺衍生物与氰尿酸类的反应产物,
在式[I]和式[II]中,R1和R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为线型或支链型的C1~C10的烷基和/或环烷基和/或芳基和/或芳烷基,R1和R2也可以互相键合而与邻接的磷原子一起形成环;R3为线型或支链型的C1~C10的亚烷基、C6~C10的环亚烷基、C6~C10的亚芳基、C6~C10的烷基亚芳基或C6~C10的芳基亚烷基,M为选自由Mg、Ca、Al、Sb、Sn、Ge、Ti、Zn、Fe、Zr、Ce、Bi、Sr、Mn、Li、Na、K或质子化的含氮碱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阳离子,m为1~4的整数,n为1~4的整数,x为1~4的整数。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氨基甲酸酯改性聚酰亚胺系阻燃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D-2)成分包含在25℃、1013.25hPa条件下为液体的苯氧基磷腈化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氨基甲酸酯改性聚酰亚胺系阻燃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b)二醇化合物包含(b-1)聚氧亚烷基二醇和/或(b-2)下述通式[III]所示的双酚的聚环氧烷加成物,
在式[III]中,R1为C1~C20的亚烷基,R2和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表示氢或C1~C4的烷基,m为1以上的整数,n为1以上的整数。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氨基甲酸酯改性聚酰亚胺系阻燃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还含有(E)固化促进剂。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氨基甲酸酯改性聚酰亚胺系阻燃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还含有(F)离子捕捉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纺织株式会社,未经东洋纺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265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