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物、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80052925.0 | 申请日: | 201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6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A.纽鲍尔;W.米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K5/28 | 分类号: | C08K5/28;C08L23/02;C08K5/00;C08K5/4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吴培善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相关申请的参考
本申请要求2009年11月2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1/263613的优先权,其通过参考全部并入本申请。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用于形成具有改善的膜泡稳定性(BS)和落锤冲击强度(DIS)、同时保持膜外观等级(FAR)值、且最小化未处理聚合物的天然性质变化的膜的组合物。已知氧调整(oxygen tailoring)将长链分支(LCB’s)结合到产物中,这降低了落锤冲击强度,并改变聚合物的流变学性质,特别是tanδ。在国际公开WO 2006/065651中,已表明膜可以使用以叠氮化合物改性的树脂制备。但是,通常需要高含量的叠氮化物(例如,100μg/g聚(磺酰基叠氮化物)才可得到良好膜泡稳定性和落锤冲击强度的平衡。这样的高偶联剂含量通常导致显著交联的聚合物结构,这进而导致较高的粘度和较高的加工压力和能量需求。
另外叠氮化物改性和/或交联的聚合物或共混物公开于以下文献:美国专利6,552,129(也参见6,143,829);6,777,502(也参见6,528,136);6,506,848(也参见6,376,623);6,325,956;5,869,591;6,531,546;6,040,351;5,973,017;5,242,971;6,521,306;6,776,924;和国际公开WO 00/26268。
因此,仍需要可以用于形成具有以下性质的膜的组合物:改善的膜泡稳定性和落锤冲击强度,而同时保持良好的膜外观等级(FAR)值。进一步需要导致对未处理聚合物的天然性质改变最小的这种组合物。也需要与相当的常规膜组合物相比成本较低的这种膜组合物。这些需要由以下发明满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包含至少以下组分(A和B)的组合物:A)包含第一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第一组合物,其中比率I21(第一组合物)/I21(第一基于乙烯的聚合物)大于或等于30;和B)含量为10μg/g to 40μg/g(基于组合物的重量)的一种或多种叠氮化合物。
附图说明
图1描述树脂I中tanδ与叠氮化物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图2描述树脂I中“tanδ的%降低”与叠氮化物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上讨论,本发明提供包含至少以下组分(A和B)的组合物:
A)包含基于乙烯的聚合物(或第一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第一组合物,其中比率I21(第一组合物)/I21(第一基于乙烯的聚合物)大于或等于30;和
B)含量为10μg/g至40μg/g(基于组合物的重量)的一种或多种叠氮化合物。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一种或多种叠氮化合物的存在量为10μg/g至35μg/g,优选为10μg/g至30μg/g(基于组合物的重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一种或多种叠氮化合物的存在量为15μg/g至35μg/g,优选为20μg/g至30μg/g(基于组合物的重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组合物的密度大于0.940g/cm3,优选为大于0.945g/cm3。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组合物的流动速率比(I21/I5)为25至45,优选为30至4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组合物的高载荷熔体指数(I21)为6dg/min至12dg/min,优选为7dg/min至10dg/min。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密度大于或等于0.920g/cm3,优选为大于或等于0.924g/cm3(1cm3=1cc)。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高载荷熔体指数(I21)小于或等于0.40dg/min,优选为小于或等于0.38dg/min,更优选为小于或等于0.35dg/min。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基于乙烯的聚合物的高载荷熔体指数(I21)大于或等于0.20dg/min,优选为大于或等于0.25dg/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800529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散负载碳质粒子的铝箔
- 下一篇:耐冲击复合制品